成语拼音:dōng piāo xī xǐ
成语解释: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
成语出处: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几年间东飘西徙,今日里天教重会。大海船头,果有相撞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稳定
繁体字形:東飄西徙
英文翻译:wandering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飘:1.随风摇动或飞扬:飘动。飘摇。飘落。红旗飘飘。外面飘着雪花。2.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两腿发飘。3.轻浮;不踏实:作风有点儿飘。4.姓。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徙:1.迁移:迁徙。徙居(搬家)。2.调动官职。
哎哟,这成语“东飘西徙”可太有意思了!说白了就是形容人到处漂泊、居无定所的样子。比如老张头退休后突然想当旅行博主,一年换了八个城市住,他老伴儿吐槽:“你这哪是享受生活?简直是东飘西徙没个着落!”(笑)
等等,东飘西徙只能形容地理上的漂泊吗? 其实不然!隔壁小王刚毕业两年换了三份工作,从销售跳到设计又转码农,他爸就摇头:“你这东飘西徙的,啥时候能定下心?”你看,连职业方向不稳定都能用上这词儿。
要说历史上的典型,苏轼绝对算一号人物。这位大文豪当年被贬来贬去,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真叫“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过人家硬是把东飘西徙的日子过成了诗,你说气人不气人?
那这种状态到底好不好呢? 要我说啊,这事儿得看角度。表姐在国外留学时三年搬了五次家,有回视频里抱着泡面苦笑:“东飘西徙确实折腾,但要不是这么折腾,我哪能认识这么多有趣的人和事?”你品,你细品。
想起前阵子读《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在沙漠里东飘西徙的生活,不也活成了传奇?所以说啊,漂泊本身没有好坏,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就像我那个开房车环游中国的发小说的:“车轮停下的地方就是家,东飘西徙也能活出稳稳的幸福。”
要说现代社会,年轻人谁还没点“迁徙”经历?不过现在手机地图一点就能导航,比起古人“鸡声茅店月”的漂泊,咱们这代人的东飘西徙倒多了几分从容。说到底,生活不就是场动态平衡嘛!
最后唠叨句个人看法:东飘西徙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也跟着飘来荡去。就像候鸟迁徙是为了生存,人类漂泊何尝不是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或许在某个转角,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