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ī fēn zhì bǐ
成语解释:栉:梳篦;栉比:像梳齿排列。像丝一样纷繁,像梳齿一样排列。形容纷繁罗列
成语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东录》:“纂组异闻,网罗轶事,猥琐赘余,丝纷栉比,一经奇见而色飞,偶尔艳聆而绝倒。”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絲紛櫛比
英文翻译:There are many threads
丝: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2.像丝的东西:粉丝。尼龙丝。3.形容极小,细微:丝毫。一丝不苟。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纷:1.多;杂乱:纷乱。纷飞。2.纠纷:排难解纷。
栉:1.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2.梳(头发):栉发。栉风沐雨。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丝纷栉比”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事物像丝线一样密集排列,又像梳子齿一样整齐有序的样子。比如:“走进传统手工作坊,竹编篮筐丝纷栉比地挂在墙上,每一件都展现出匠人的巧思。”这里既体现了物品的密集,又暗含了排列的规律性。
问题:这个成语适合用在什么场景?答案:它特别适合描述视觉上密集但有序的画面。比如城市高楼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出丝纷栉比的光影,既写实又有画面感。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美感在于它把“密集”和“秩序”这对矛盾概念融合了。就像我们整理书架时,把不同厚度的书丝纷栉比地码放整齐,既节省空间又赏心悦目。
问题:为什么现代人很少用这个成语?答案:可能因为它的意象偏古典,且“栉比”这类字眼在日常对话中不常见。但换个角度看,当描写节日灯笼街时,“红灯笼丝纷栉比地悬在屋檐下”反而比“密密麻麻”更有韵味。
试着用它描述数据图表:“Excel表格里丝纷栉比的数字矩阵,像等待破译的密码阵列。”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古典气质,又赋予了科技场景新的诗意。
语言就像工具箱,生僻词恰似那把雕花刻刀——虽然不常用,但用得巧妙就能为文字增色。下次描写排列密集的事物时,不妨试试让“丝纷栉比”跳出字库,给你的表达增添一缕别致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