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ū
  • hún
  • di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iū hún diū pò

成语解释:见“丢魂失魄”。

成语出处: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有一个狼扑上来,爪子搭在了他的身上,正吓得他丢魂丢魄的时候,山上过来一群锄地的,才把狼赶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定语;指人慌乱

繁体字形:丢魂丢魄

英文翻译:distracted

丢魂丢魄的意思

丢:1.遗失;失去:钱包丢了。丢了工作。2.扔:不要随地丢果皮。3.搁置;放: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只有这件事丢不开。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丢:1.遗失;失去:钱包丢了。丢了工作。2.扔:不要随地丢果皮。3.搁置;放: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只有这件事丢不开。

魄: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气魄。体魄。

成语评论

丢魂丢魄”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比如一个人考试前紧张到忘记带准考证,朋友可能会说:“你今天怎么丢魂丢魄的?”这里形容的是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就像身体在动,但脑子完全没跟上。

有人问:为什么用“魂魄”来比喻?其实古人认为“魂”主精神,“魄”主身体,两者分离时人就显得恍惚。比如熬夜加班后,你盯着电脑屏幕发呆,同事拍拍你:“醒醒!别丢魂丢魄的啦!”这时候的“丢魂丢魄”既表达了疲惫,又带着一丝调侃的关心。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未必。比如第一次上台演讲的人,虽然手抖声音颤,但观众反而觉得真实可爱。事后朋友打趣:“你刚才丢魂丢魄的样子反而拉近了距离。”这里用轻松的语气化解了尴尬,反而成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有人疑惑:现代社会还用得上这种老词吗?我在地铁上见过戴着降噪耳机坐过站的年轻人,也见过买菜时把手机扔进超市称重台的大妈。这些场景里,“丢魂丢魄”反而比“走神”“马虎”更鲜活——它不只是行为描述,更透着对现代人高速生活节奏的微妙观察。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心理学中的“心流”状态其实是“丢魂丢魄”的反面。当你完全沉浸在某件事时,魂魄不仅没丢,反而高度统一。所以下次觉得自己丢魂丢魄时,或许正是需要主动调整生活节奏的信号灯。

"丢魂丢魄"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