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ǎng qíng liǎng yuàn
成语解释:指双方都愿意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兩情兩愿
英文翻译:Two feelings and two wishes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愿:1.意志;希望:心愿。愿望。2.肯;乐意:情愿。自愿。3.祈求神佛时许下的酬谢:许愿。还愿。4.谨慎老实:谨愿。
“两情两愿”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描述感情关系,但它的适用范围其实更广。比如朋友之间一起创业,一个擅长技术,一个精通销售,双方一拍即合,没有勉强或算计,这就是典型的“两情两愿”。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如果一方后来后悔了,还算“两情两愿”吗?其实,这个词更强调最初的共识,就像签合同前的自愿协商,过程中遇到变数再调整也很正常。
生活中许多小事也能体现“两情两愿”的智慧。比如同事想找你调班,你刚好有空且乐意帮忙,这种默契不需要讨价还价。有人担心:如果总顺着别人会不会吃亏?但关键在于双方都感到舒适——就像跳双人舞,步伐一致才能跳出美感。如果总有一方在硬撑,反而容易摔跤。
再往深想,“两情两愿”其实暗含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比如网购时选择七天无理由退货,商家和消费者都认可规则,交易才能顺畅。这时候可能有疑问:规则本身是否公平?其实真正的“两情两愿”需要透明的前提,就像玩游戏前先讲清规则,大家才能玩得尽兴。
个人觉得,这个词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动态平衡。就像打羽毛球,球过来时你可以选择接或者不接,但高手往往会在来回中找到乐趣。现实中很多矛盾恰恰源于“单方面情愿”,比如父母替孩子做决定时,如果能多问一句“你愿意吗”,很多冲突就能迎刃而解。
说到底,“两情两愿”的本质是互相成全的智慧。它不要求完全一致的想法,而是尊重彼此的意愿空间。就像两棵并肩生长的树,根系各自独立,枝叶却能共享阳光。这种关系或许不够轰轰烈烈,但细水长流的默契,往往才是最踏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