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两方面都愿意。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分句;指两方面都愿意
繁体字形:兩相情愿
英文翻译:both sides are willing to do the thing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愿:1.意志;希望:心愿。愿望。2.肯;乐意:情愿。自愿。3.祈求神佛时许下的酬谢:许愿。还愿。4.谨慎老实:谨愿。
什么是"两相情愿"?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双方都有意愿达成某件事的状态。举个职场例子:当员工主动申请调岗,部门主管也恰好需要补充人手,这时候人事经理会说:"这个调动方案是两相情愿的好事。"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只有一方积极努力,能算两相情愿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像相亲市场上,张阿姨给女儿介绍对象,双方父母都满意,但两位年轻人见面后互相没感觉——这种表面般配实则单方情愿的情况,就完全不符合成语的本意。
现代商业合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去年我们公司引入新客户时,对方提出修改付款周期,我们则希望增加订单量。经过三轮磋商,最终达成的协议既延长了账期又保证了采购量,这种"各取所需"的共赢局面,正是两相情愿的最佳注解。
值得注意的是,两相情愿不等于完全一致。我观察过小区业委会的改造方案投票:80%住户同意加装电梯,但要求保留绿化带;开发商同意出资,但希望缩减停车位。经过修改的方案虽然与初始设想不同,但最终全体签字认可,证明求同存异也能实现两相情愿。
家庭教育中这个原则同样适用。邻居王叔想让儿子学编程,孩子却痴迷美术。他们达成协议:周末两天各安排三小时学习对方建议的领域。这种折中方案既尊重了孩子的兴趣,又考虑了家长的建议,比强迫式的教育更符合两相情愿的本质。
在人际关系中,真正的两相情愿往往需要时间培育。就像老同学合伙创业,起初为股权分配争执不休,经过半年磨合才找到平衡点。这个过程印证了我的观点:双向奔赴的诚意,比即时的完美契合更重要。当双方都愿意调整步伐,才能走出和谐的共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