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ng
  • gòng
  • d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ǎng hǔ gòng dòu

成语解释: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两败俱伤

繁体字形:兩虎共鬥

英文翻译:Two tigers fighting together

两虎共斗的意思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共:[gòng]1.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2.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3.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4.总计,合计:共计。总共。5.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共產党”的简称。[gōng]1.古同“”,恭敬。2.古同“”,供奉,供给。

斗:[dòu]1.对打: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5.古同“”,逗引。[dǒu]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突然。

成语评论

两虎共斗”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两只老虎互相争斗,常用来比喻强者之间的激烈竞争。比如,在商业领域,两家行业巨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降价、营销大战等手段,就像“两虎共斗”一样。这时候,消费者可能短期受益,但长期来看,双方消耗过大,反而可能让第三方渔翁得利。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强者非要斗得你死我活?其实核心问题在于资源的有限性。无论是市场、人才还是机会,当资源稀缺时,竞争就容易变成零和博弈。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两只“老虎”能划定各自领地,或者在某些领域合作,是不是能减少内耗?比如科技公司之间既竞争又联合开发行业标准,这就是一种突破思维。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门口两家早餐店原本天天打价格战,后来发现客流量反而下降——因为顾客觉得低价可能对应低质量。后来他们调整策略,一家主攻包子豆浆,一家专做煎饼粥品,结果生意都变好了。这说明“斗”不一定是唯一选项,差异化反而能创造新价值。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值得思考的是“竞争观”。良性竞争推动进步,但过度竞争就像两只老虎非要挤过同一道窄门,可能两败俱伤。就像手机行业,既有品牌贴身肉搏,也有企业通过开拓折叠屏这样的新赛道找到生机。或许真正的强者,不仅要会“斗”,更要懂得何时该“转身”。

最后想说,成语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但现实往往更复杂。两虎共斗的故事里,或许还藏着第三种可能——比如共同对抗森林火灾,或者轮流值守保护领地。毕竟,对手的存在有时候恰恰证明了彼此的价值,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