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ǎng miàn guāng
成语解释:两个面都光滑。比喻两方面都不得罪,两边做好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凡事不能光做一面,总要两面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圆滑
繁体字形:兩靣光
英文翻译:Dihedral light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两面光”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我们先来看个例子。办公室里的小王总是对谁都笑脸相迎,同事吵架时他说“大家各有道理”,领导训话时他立刻接话“您说得太对了”。这种两边不得罪的做法,就被老员工私下称作“耍两面光”。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当“两面光”?其实这反映了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就像小区物业张大姐,面对投诉噪音的业主和坚持跳广场舞的大妈,她总说“咱们各退一步”。这种看似和稀泥的态度,既避免了冲突升级,又给自己留了退路。
但“两面光”真的能永远奏效吗?我曾在项目组见过这样的情况:技术部说方案不可行,市场部坚持要执行,项目经理老李左右逢源地打圆场。结果项目延期时,两个部门都指责他决策不果断。这说明在需要明确立场的关键时刻,圆滑反而会成为绊脚石。
如何把握这个度?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底色”。就像老家开杂货铺的二叔,进货时跟批发商砍价毫不含糊,转头对邻里老人却主动抹零。这种有原则的“两面光”,既守住了生意底线,又维系了人情温度,反而更让人信服。
现代社会讲究情商,但高情商不等同于无原则。下次看到八面玲珑的人,不妨观察他的核心立场是否稳固。毕竟真正的处世智慧,应该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看似圆融,实则自有清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