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àng
  • jìn
  • tiān
  • li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àng jìn tiān liáng

成语解释: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喪儘天良

英文翻译:be utterly devoid of conscience

丧尽天良的意思

丧:[sàng]1.丢掉;失去:丧尽天良。丧权辱国。2.情绪低落;失意:懊丧。颓丧。[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丧事。治丧。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良:1.好:优良。良好。善良。良药。消化不良。2.善良的人:除暴安良。3.很:良久。用心良苦。获益良多。4.姓。

成语评论

丧尽天良”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丢失了良心”,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毫无道德底线。比如:“那个黑心商贩用工业盐冒充食用盐,导致多人中毒,真是丧尽天良!”这样的例子中,行为不仅违法,更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会用这么重的词形容这类行为?答案很简单——因为它触碰了人性中最基本的善意和责任感。

再举个职场例子:“公司老板为了省钱,强迫员工每天工作14小时,甚至克扣工伤赔偿,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最终被媒体曝光。”这里的关键在于,施害者明知后果却选择损人利己。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现实中总有人突破道德底线?其实,贪婪和短视往往是主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监督机制的缺失。

个人认为,“丧尽天良”之所以让人深恶痛绝,是因为它破坏了对“人性本善”的期待。比如最近热议的“保健品骗局”:骗子专门忽悠老人购买高价假药,导致不少家庭积蓄被骗光。这种利用信任作恶的行为,本质上是在摧毁社会最脆弱的连接纽带。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有了新场景。比如网络诈骗分子伪装成扶贫干部,骗走山区学生的学费,网友评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的丧尽天良!”这里透露出一个信号:技术的进步反而让道德问题更显尖锐。但反过来看,正是这些极端案例倒逼着法律完善和公民警觉性的提升。

当我们讨论这类现象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有些人在同样环境下仍能坚守良知?或许答案藏在教育和社会氛围中。就像社区里默默照顾孤寡老人的志愿者,或是坚持用真材实料的小餐馆老板,他们的存在证明——善良与底线从未消失,只是需要更多被看见和鼓励。

最后想说,用“丧尽天良”批判恶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构建让良知不易丢失的环境。从完善行业规范到培养同理心,每个环节都在为“良心”筑起防护墙。当越来越多人主动站在善意的一边,那些突破底线的行为自然会失去生存空间。

丧尽天良的造句

  1. 造句 那伙匪徒干了许多丧尽天良的坏事。
  2. 造句 他们竟然向手无寸铁的老人下如此重手,真是丧尽天良!
  3. 造句 资本家丧尽天良,过早地封闭了出事的矿井,把几十名矿工活活埋在矿井里。
  4. 造句 你对这种丧尽天良的人讲仁义道德,岂不是方枘圆凿,白费心机吗?
  5. 造句 那些丧尽天良,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6. 造句 日本*子进村了,他们在挨门逐户的扫荡,真是丧尽天良。
  7. 造句 杀了人还要碎尸,简直是灭绝人性,丧尽天良。
  8. 造句 他这个丧尽天良的东西,竟会出手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9. 造句 到底是什么样丧尽天良的人,才会犯下这桩骇人听闻的灭门血案。
  10. 造句 他是一个丧尽天良的家伙,连他的老婆也卖了。

"丧尽天良"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