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ān
  • shū
  • tiě
  • q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ān shū tiě quàn

成语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成语出处:《后汉书 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古代特权凭证

繁体字形:丹書鐵券

英文翻译:token granted by the emperor

丹书铁券的意思

丹: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2.中成药剂型之一。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常用以配制丸、散或锭等制剂:补心丹。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券:[quàn]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入场券。债券。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劵”作为“券”的异体字。其实“劵”本为“倦”的异体字,“券”和“劵”在意义上并无关联,故不将“劵”作为“券”的异体字。[xuàn]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构件:发券。打券。

成语评论

说到“丹书铁券”这个成语啊,大伙儿可能觉得有点陌生。说白了,它就是古代皇帝发给功臣的“免死金牌”,用红字刻在铁板上,代表一种特权。举个栗子,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就赐他丹书铁券,承诺“谋逆不究,九死豁免”。你看这事儿,搁现在就像拿着老板亲笔签名的“永不辞退保证书”,够硬核吧?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这玩意儿真能保一辈子平安吗?嘿,历史上还真有不少翻车案例。比如唐朝的安禄山,明明手握丹书铁券,结果自己造反被灭门。这说明啥?丹书铁券再牛,也架不住自己作死啊!说到底,它不过是帝王权术的产物——今天能给你,明天也能收回去。

话说回来,现代职场里倒常见“丹书铁券”的变种。比如某公司元老仗着资历深,迟到早退没人敢管,这不就是活脱脱的现代版特权吗?不过你懂的,这种“护身符”有效期全看老板心情。隔壁老张去年还吹嘘自己有董事长罩着,今年公司架构调整,照样卷铺盖走人。

个人觉得啊,丹书铁券背后的逻辑挺有意思。它既彰显了功勋价值,又暴露了制度漏洞——凭啥有人就能凌驾规则之上?这种矛盾放到现在依然存在。就像某些行业里的“VIP客户特权”,表面看是奖励机制,实则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再往深了琢磨,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渴望有张“丹书铁券”。学生盼着考试加分,打工人想要绩效豁免,这种心理本质上是对安全感的追求。但现实往往骨感得很,毕竟世上没有真正的“免死金牌”。就像我老家村口那棵百年老树,当年都说有文物保护令,结果修路时还不是说砍就砍?

说到底,丹书铁券的故事给我们提了个醒: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与其指望别人给特权,不如自己练就真本事。你看《红楼梦》里的贾府,祖上丹书铁券挂满墙,最后不也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道理啊,放在哪个时代都不过时。

丹书铁券的造句

  1. 造句 尽管身处异国他乡,海外游子一刻也没有忘记丹书铁券。
  2. 造句 铁帽子王是清朝的称呼,在以前跟免死金牌、丹书铁券差不多功效,这是没有世袭罔替这一说。
  3. 造句 姬傲剑已经意识到武林世家的势力极大,自己颇似有着丹书铁券的柴大官人,一定程度上已经是特权阶层了。
  4. 造句 你卖掉丹书铁券,乃是对太祖不恭!你为非作胆,乃是对王法不敬!若不能拿出丹书铁券,本府便只好治你的罪了!
  5. 造句 ,藏有丹书铁券,官商一律不得侵扰。
  6. 造句 因为这是先皇御赐,丹书铁券的圈地功能将启动,村长院落周围方圆十里的土地将自动划归炎黄村所有作为私人领地。
  7. 造句 “丹书铁券”历史上有很多种叫法,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
  8. 造句 丹书铁券,上品铁器,故老相传是某个贤臣告老时先皇所赐,以表彰他毕生对帝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他返回故土后可以建一处庄园颐养天年。
  9. 造句 反腐败没有“铁帽子王”,没有什么功勋戚旧,没有什么丹书铁券,没有什么人有超越党纪国法的特权。
  10. 造句 不错,听说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