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ǔ chóu jǔ zǐ

成语解释: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举仇举子

英文翻译:Take revenge

举仇举子的意思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仇:[chóu]1.仇敌:疾恶如仇。同仇敌忾。2.仇恨:结仇。血泪仇。他们两家有仇。[qiú]姓。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成语评论

说到“举仇举子”,许多人可能一头雾水:这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源自古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典故,大意是指举荐人才时不因私人恩怨或亲属关系影响判断。举个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奚退休时,国君问他谁能接替职位,他先是推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后又推荐儿子祁午,真正做到“唯才是举”。

这时候有人会问:为什么举荐仇人?难道不怕被报复吗?这里的关键在于,祁奚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恩怨之上。用现代的话说,就像公司主管离职前,既推荐了长期竞争的同事,也提名了自家孩子,纯粹因为两人能力匹配岗位。这种抛开私心的选择,反而能赢得他人尊重。

现实中真有人这么做吗?我曾见过一位创业者,在团队扩张时特意聘用曾与自己竞标失败的对手。问起原因,他说:“吵架归吵架,但他处理数据的本事确实比我强。”结果这位“仇家”不仅帮公司优化了流程,两人后来还成了合作伙伴。可见,放下成见往往能打开新局面。

有人担心这是否过于理想化?确实,完全抛开个人情感很难。但换个角度看,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对事不对人”的思维。比如在科研团队中,如果因为导师间的矛盾而排斥某个学生的新发现,最终受损的是整个领域的进步。与其困在过去的纠葛里,不如把注意力放在目标本身。

个人认为,“举仇举子”背后的智慧在于“清醒的优先级排序”。就像下棋时,不能因为某个棋子曾经被对手吃掉,就永远不用它进攻。无论是管理团队还是人际交往,分清“情绪”和“事实”、明确“目标”和“手段”,反而能让复杂问题简单化。毕竟,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能跳出框架思考的人,往往走得更远。

下次遇到需要做选择的时刻,不妨试试这个方法:先列清楚选项的利弊,再问自己——如果抛开所有个人情绪,哪个选择真正符合长远利益?答案或许会让你惊讶。

"举仇举子"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