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ǔ gāng chí lǐng
成语解释: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程材》:“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补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舉綱持領
英文翻译:Hold the key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纲:1.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最主要部分:提纲挈(qiè)领。纲举目张。2.古指大批运输货物的组织:花石纲。3.生物分类系统所用等级之一。在门之下,目之上:鸟纲。哺乳纲。
持: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领:1.颈,脖子:引领而望。2.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3.事物的纲要:领袖。要领。提纲挈领。4.带,引,率(shuài):带领。率(shuài)领。领头。领衔。5.治理的,管辖的: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6.接受,取得: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ào)。招领。7.了解,明白:领悟。领略。心领神会。8.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9.古同“岭”,山岭。
“举纲持领”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提起渔网的纲绳,抓住衣领的关键”。但实际用起来,它更多是指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事情的关键点。比如:
小明刚接手一个新项目,团队讨论时大家七嘴八舌提了很多想法。他站起来说:“我们先‘举纲持领’,确定用户最需要的功能是什么,其他细节可以后续优化。”这句话立刻让混乱的讨论有了方向。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抓重点’有什么区别?”其实成语本身更强调系统性——就像渔网的纲绳连接着所有网眼,抓住它才能让整个网发挥作用。比如老师教学生写作文,常说:“先列提纲就是‘举纲持领’,框架搭好了,内容自然流畅。”这种系统性思维在工作中尤其重要。
我观察到,很多人做事效率低,往往是因为在次要环节耗费太多时间。记得有次帮朋友策划活动,他纠结于伴手礼的包装颜色,却忘了确认场地档期。这就像“拿着放大镜数渔网线头,却忘记网根本没撒进水里”。后来我们调整策略,先锁定场地和嘉宾名单,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生活中怎么活用这个成语呢?比如整理房间时,与其逐个角落打扫,不如先处理“衣服乱堆”和“桌面杂物”这两个源头问题。就像邻居王阿姨说的:“把衣柜分区做好、买个收纳盒,家里立马清爽一半,这就是‘举纲持领’嘛!”
有人担心:“如果抓错关键点怎么办?”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判断。就像厨师做菜,火候是川菜的灵魂,但换成烘焙蛋糕,温度控制才是核心。关键是要保持观察和调整的弹性,毕竟“纲”和“领”在不同场景下会有变化。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解开缠住的耳机线,与其和每个结较劲,不如找到线头轻轻一拉。下次遇到复杂情况时,不妨停下来问自己:“此刻的‘纲’和‘领’究竟是什么?”这个思考动作本身,往往就能带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