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ǔ wén dà míng
成语解释: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1回:“朱仝道:‘久闻大名。’连忙下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繁体字形:久聞大名
英文翻译:i ' 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
久:1.时间长(跟“暂”相对):久别。久经锻炼。我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2.时间的长短:你来了有多久?。历时三个月之久。3.姓。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提到"久闻大名"这个成语,你首先想到什么场景?它常被用来表达对某人声望的仰慕,但具体怎么用才恰当呢?让我们通过几个生活场景来理解。
某科技论坛上,创业者李明握着行业前辈的手:"张总,真是久闻大名!您去年发表的行业白皮书,给我们团队很大启发。"这个用法既展现敬意,又带出具体事例,比单纯客套更有温度。
为什么这个成语经久不衰?关键在于它承载着"名声传播"的社会现象。古代交通不便,一个人的美名需要经年累月才能广为人知,如今社交媒体时代,"久闻"的时间单位可能已从年缩短到小时,但人性中对声望的敬重始终未变。
在商务场合使用时要注意什么?某次合作洽谈中,采购主管王芳对供应商说:"贵司在质量控制方面久闻大名,不知能否分享些实操经验?"这种用法既肯定对方优势,又自然过渡到业务探讨,比直接恭维更有建设性。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产生了微妙变化。上周参加读书会,听到年轻读者说:"久闻您的大名,B站上您解读《红楼梦》的百万播放视频我都追完了。"这种跨时空的"久闻",正是网络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新注解。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背后的"名声"本身也在经历考验。当信息过载导致虚名泛滥,我们或许更需要回归"久闻"的本意——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才实学,才配得上这句穿越千年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