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è shì quàn gōng
成语解释: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樂事勸功
英文翻译:Exhortation with pleasure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劝:1.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规劝。劝导。劝解。他身体不好,你应该劝他休息休息。2.勉励:劝勉。劝学。3.姓。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乐事劝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拆开看其实很简单——“乐事”是让人开心的事,“劝功”是鼓励人努力。合起来就是“用快乐的事激发人去做有意义的事”。比如有人喜欢做饭,每天研究新菜谱,结果厨艺越来越好,还开了自己的餐厅,这就是典型的“乐事劝功”。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很像,但“乐事劝功”更强调主动用快乐的方式推动目标达成。比如孩子不爱学数学,家长用游戏化的方式教他算数,孩子玩得开心,知识也学会了,这就是成语的现实应用。
职场上也能看到类似现象。有个朋友原本讨厌写报告,后来发现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特别有趣,现在反而主动揽活。他自己说:“像在玩拼图,拼完特别有成就感。”这种把枯燥变有趣的智慧,正是“乐事劝功”的精髓。
有人认为“快乐和工作必须分开”,我倒觉得不必这么绝对。就像健身时听音乐、背单词用闯关APP,适当加入愉悦元素反而能提高效率。关键是要找到那个“既能带来快乐,又能推动进步”的平衡点。毕竟人不是机器,带着愉悦感做事,效果往往更好。
现代社会讲究“长期主义”,但坚持本身就容易疲惫。这时候不妨试试“乐事劝功”的思路:把背单词变成配音秀,把健身变成舞蹈课,让坚持的过程自带乐趣。就像古人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快乐和成长形成良性循环,进步就会变成自然而然的事。
下次遇到不想做却必须做的事,不妨问自己:“这件事里有没有能让我开心的部分?”哪怕只是整理文件时听喜欢的播客,开会时用彩色笔记笔记。找到那个微小的快乐支点,或许就能撬动更大的改变。生活的智慧,往往就藏在这些巧妙的平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