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è shàn hǎo yì
成语解释:谓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成语出处:宋·曾巩《与杜相公书》:“伏以阁下朴厚清明,谠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于朝廷,而博见于天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樂善好義
英文翻译: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说到“乐善好义”,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的侠客或慈善家。比如,社区里的张阿姨常年组织居民给孤寡老人送餐,她说:“我就是看不得别人受苦,能帮一点是一点。”这种行动看似微小,但背后正是“主动关怀他人”的乐善精神。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愿意不求回报地付出?或许答案在于,善意本身就能带来内心的充实感。
举个例子,小王在职场中经常主动帮新同事熟悉流程。有人问他:“你又不拿奖金,何必费这个心?”他回答:“团队效率高了,大家都能受益,这不挺好吗?”这种“集体利益优先”的思维,正是乐善好义在现代社会的延伸。这里有个思考点:善意是否会被利用?我的观察是,保持适度边界的同时坚持初心,反而能赢得更多尊重。
有个真实故事:暴雨天菜农的推车翻倒,路过的中学生毫不犹豫冲进雨里帮忙捡菜。事后有人拍照发到网上,孩子们却说:“这有啥?换谁都会这么做。”这种下意识的助人反应,恰恰说明乐善好义可以成为社会常态。值得探讨的是:如何培养这种品质?个人认为,家庭中父母的身教比口头说教有效十倍。
最近看到小区里年轻人自发组建“跑腿帮帮团”,义务为行动不便的邻居代购药品。发起人说:“我们小时候被邻里照顾过,现在该回馈了。”这让我想到,乐善好义的本质是善意的传递循环。有人质疑:现代人这么忙,哪有时间做这些?但数据显示,每周花2小时参与公益的人,幸福感反而比平均值高18%。
最后分享个观点:乐善好义不等于无底线牺牲。曾有位志愿者因过度投入导致身心俱疲,后来她学会“先照顾好自己再帮助别人”。这提醒我们,可持续的善意需要智慧加持。当助人不再是被迫的负担,而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善意才能真正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