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ǔ wǔ zhī zūn
成语解释: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成语出处:《周易 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帝王的尊位
繁体字形:九五之尊
英文翻译:the royal prerogative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尊:1.地位或辈分高:尊长。尊卑。尊亲。2.敬重;尊崇:尊敬。自尊。尊师重教。3.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府。尊驾。尊姓大名。4.a)用于神佛塑像:一尊佛像。b)用于炮:五十尊大炮。5.同“樽”。
“九五之尊”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易经》中的乾卦,其中“九五”爻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现在多用来形容帝王或权力巅峰的人物。比如:“电视剧里皇帝登基时,群臣高呼万岁,弹幕立刻飘过‘这才是真正的九五之尊啊!’”这样的场景,既保留了成语的历史韵味,又融入了现代人的表达习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是“九五”而不是其他数字?其实这和古代哲学有关。《易经》中“九”代表阳数之极,“五”居中为尊,组合起来既有极致又有平衡的意味。比如有人调侃公司老板:“张总开会时一锤定音的气场,简直自带九五之尊滤镜。”这里用幽默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职场现实做了巧妙连接。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区业主群里,物业经理协调邻里矛盾特别有办法,邻居们开玩笑说“咱们这楼盘的纠纷调解,全靠王经理这个‘民间九五之尊’”。这种用法突破了成语的传统框架,赋予它更接地气的解释,说明权威不一定非要高高在上。
个人认为,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必拘泥于帝王将相的语境。就像团队合作中,那个总能提出关键建议的同事,大家私下会说“方案能不能通过,还得看咱们组的‘技术流九五之尊’”。这种转化既保留了对核心地位的认可,又消解了等级森严的旧有印象,反而更符合当下平等协作的社会氛围。
观察近年来的影视作品会发现,编剧们开始用新角度诠释这个成语。比如某部职场剧中,女主角凭借专业能力成为行业标杆,弹幕刷屏“这才是新时代的九五之尊”。这种演变恰恰说明,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既能承载历史重量,也能激荡出符合时代的浪花。
最后想说的是,理解成语不能停留在字面。就像拼乐高积木,传统元素可以搭建出全新的形态。下次遇到需要表达“核心人物”或“关键角色”时,不妨试试给“九五之尊”换个皮肤——既有趣味性,又能让传统文化真正活在我们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