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 rèn
  • k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ǔ rèn yī kuì

成语解释:“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九仞一簣

英文翻译:Nine Ren and one fall

九仞一篑的意思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仞: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万仞高山。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篑:古时盛土的筐子:功亏一篑。

成语评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眼看离目标只剩最后一步,却因为松懈或疏忽导致前功尽弃?这正是成语"九仞一篑"要提醒我们的智慧。九仞(约合现代18米)高的土山,仅差一筐土就能完成,却在最后关头放弃,这种遗憾就像精心烘焙蛋糕时忘记关烤箱,让整个作品毁于一旦。

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成语特别强调"最后一刻"的重要性?试想小王创业开发APP,连续三个月熬夜编程,却在测试阶段忽视用户反馈,导致产品上线后差评如潮。这里的关键在于:成功需要持续性的完整闭环,就像烧开水必须达到沸点才能杀菌,99度的水依然存在风险。

另一个生活场景或许更易理解。小美坚持健身半年,却在最后两周被朋友劝说"放松下没关系"。结果体测当天,她发现体能数据反而倒退。这印证了运动科学中的"衰减效应"——身体机能需要持续刺激才能维持。就像登山者离顶峰越近,氧气越稀薄,此时更需要专注。

从个人观察来看,现代社会的"即时反馈文化"可能加剧这种现象。当人们习惯了短视频的即时快感,就容易对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失去耐心。但真正重要的事物往往像煲汤,文火慢炖才能析出精华。那些中途放弃的网课学习者,往往不是倒在起点,而是败在看不到进度条的终点前。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引申出团队协作的启示。建筑工地上,即便有九十九个人完美完成工作,最后一个工人的失误仍可能导致脚手架坍塌。这提醒我们:每个环节都承载着集体努力的价值,就像交响乐团需要所有乐手精准配合才能演绎完美乐章。

下次当你准备放弃时,不妨想象自己正站在九仞高的土山上。那最后一筐土可能重若千钧,但捧起它的双手,托起的是此前所有努力的重量。毕竟,黎明前的黑暗最浓重,但也最接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