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 ku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ǔ hé yī kuāng

成语解释: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九合一匡

英文翻译:Nine in one

九合一匡的意思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匡:1.纠正:匡谬。2.救;帮助:匡助。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计算;估计:匡计。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见于早期白话):不匡。5.姓。

成语评论

九合一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拆开看很有意思。"九合"指多次联合,"一匡"则是统一整顿。合起来常用来形容把分散的力量凝聚成整体。比如有人问:“这个部门总是各自为战,该怎么解决?”管理者可以回答:“咱们得用九合一匡的思路,先统一目标,再整合资源,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才能突破瓶颈。”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团结就是力量”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在于主动性。九合一匡更强调主动设计和系统整合,就像装修老房子,不是简单地把旧家具堆在一起,而是重新规划空间布局。比如社区组织垃圾分类,光喊口号没用,得先设计清晰的分类流程,再协调物业、志愿者、居民多方配合,这才是成语的现实应用。

我观察到现代职场特别需要这种智慧。上周看到科技公司案例:三个研发团队各自开发类似功能,后来CTO用九合一匡策略,把三个项目合并成模块化平台,既避免重复劳动,又提升了系统兼容性。这种整合不是粗暴的"1+1=2",而是像拼乐高,找到各方的契合点重新组装。

还有个生活化的例子:朋友家的孩子报六个兴趣班,钢琴围棋编程样样学,孩子却越来越抵触。后来家长改变策略,用九合一匡的方法,把围棋思维融入编程教学,用音乐节奏辅助运动训练,反而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这说明整合不是做减法,而是创造新的联结方式。

有人担心过度整合会丧失多样性,这确实需要平衡。就像烹饪火锅,把所有食材扔进锅里煮是初级版,高手会把握不同食材的下锅顺序,让每种味道既保留特色又互相成就。个人认为九合一匡的关键在于建立灵活的系统,而不是追求表面的统一。就像交响乐团,各声部保持独奏魅力,指挥家的工作就是让不同声部在特定节点产生共鸣。

下次遇到复杂问题时,不妨试试这个思维工具:先像考古学家那样挖掘碎片化信息,再像建筑师那样设计连接框架,最后像导演那样协调各方节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九合一匡在现代社会的生动演绎。

"九合一匡"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