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 pǐn
  • zhōng
  • zhè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ǔ pǐn zhōng zhèng

成语解释: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成语出处: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长素岂尝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检查差第之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九品中正

英文翻译:Jiupin Zhongzheng

九品中正的意思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品:1.物品:商品。产品。战利品。2.等级:上品。下品。精品。极品。3.封建时代官吏的级别,共分九品。4.种类:品种。品类。5.品质:人品。品德。6.辨别好坏;品评:品茶。这人究竟怎么样,你慢慢就品出来了。7.吹(管乐器,多指箫):品箫。品竹弹丝。8.姓。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成语评论

九品中正”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历史课本里的专业术语,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比如一个公司里,老板让几个主管给员工打分评级,结果能力强的员工因为性格内向被排到末等,而会拍马屁的反而成了优等——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九品中正制”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制度不是魏晋南北朝选官用的吗,和现在有什么关系?关键就在于它的核心矛盾:由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命运。古代中正官手握品评大权,现代职场中主管的绩效评估权,本质上都是同一种权力结构的变体。当评价标准被少数人垄断,就容易出现“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怪现象。

举个更接地气的例子。某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结果家长们发现所谓的“综合素质评分”完全由家委会几位家长把控。王同学会弹钢琴加了20分,李同学帮孤寡老人做义工却只加5分——这种主观性极强的评分体系,不正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吗?评分标准不透明,执行过程难监督,最终可能变成人情关系的较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种制度会被历史淘汰?答案藏在“固化”二字里。就像手机系统不更新就会卡顿,任何评价体系如果失去自我修正的能力,就会变成阻碍发展的枷锁。魏晋时期的门阀子弟躺着也能当官,就像现在某些行业里的“世袭”现象,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失去活力。

不过我倒觉得,九品中正制最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它试图用统一标准衡量人才的初衷。就像我们现在用学历、证书来筛选人才,本意是提高效率,但过分依赖这些“标签”就会陷入新的困境。毕竟诸葛亮出山前只是个村夫,爱因斯坦年轻时还被当成差生呢。

观察当代互联网公司的职级体系,你会发现有趣的对比。阿里的P系列、腾讯的T序列看似等级森严,但配套的转岗机制和项目制又打破了传统层级。这种既保留框架又保持弹性的设计,或许能给现代管理者启发:分类管理可以,但千万别让格子间变成封死的棺材板。

最后说个冷知识:九品中正制最初是为了对抗东汉末年买官卖官的乱象而设立的。这说明任何制度在诞生时都有积极意义,只是后来慢慢走偏了。就像健身APP的卡路里计算功能,用得好是健康助手,用得不好反而可能催生饮食失调——工具本身无善恶,关键看人怎么用。

九品中正的造句

  1. 造句 “九品官人法”通常被称为九品中正制,此外还有诸多异名、别称。
  2. 造句 曹丕为代汉作准备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成为世家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
  3. 造句 我们知道,九品中正制是曹魏始创的选官制度。
  4. 造句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曹魏的统治,曹丕想出了九品中正制这么一个拉拢世家大族的方法,而有蜀一朝,诸葛亮对益州的地方豪强的整治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5. 造句 天下修行者,被划下九品中正制。
  6. 造句 这分别是修炼仙法要用的《九品中正决》与土地公专练的《大行土决》,你拿去好好修炼吧。
  7. 造句 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魏晋南北朝,国祚大多都不长久。
  8. 造句 本文认为此制并非东吴独创,而是借鉴并综合曹魏的户调制度与九品中正制度而来。
  9. 造句 诚然,海州窦家比起海州陈氏要短上七百年的传承,三百年前才有族人筑基成功,得以把家族列名《吴国氏族九品中正谱》。
  10. 造句 我们家也是从江西出来的,陶渊明是晋朝时候人,那时候还没有科举,高门大户垄断了官职,还定下了九品中正制,把天下的家族分为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