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 niú
  • h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ǔ niú yī háo

成语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陈毅《感事书怀》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繁体字形:九牛一毫

英文翻译:a single hair out of nine ox hides

九牛一毫的意思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成语评论

九牛一毫”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用来形容数量庞大中的极小部分。比如,有人可能会说:“公司年利润上亿,我的奖金不过是九牛一毫,但能参与这么大的项目已经很满足了。”这个例子生动地展现了个人贡献与整体成果之间的对比,既有谦逊的表达,又暗含对集体力量的认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用“九牛一毫”而不是直接说“很少”?答案藏在它的画面感里——当你说“九头牛”时,听者脑中会立刻浮现出庞大的群体形象,而“一根毛”的微小感就被反衬得格外强烈。这种夸张的对比,比单纯说“微不足道”更能让人感受到差距的悬殊。

我常想,这个成语其实藏着现代人需要的智慧。比如刷社交媒体时,看到别人光鲜的生活片段,容易觉得自己像“九牛一毫”般平凡。但换个角度看,每个人的独特经历何尝不是他人世界里的“那一根毛”?或许我们既是别人故事里的微小存在,也是自己人生剧本的绝对主角。

工作中遇到复杂项目时,不妨用这个成语调整心态。曾有位设计师朋友分享:“改了几十稿的方案,客户最后只选了个最初的想法,感觉自己的努力成了九牛一毫。”但正是这些被否定的尝试,像铺路的石子一样最终引导团队走向成功。看似无用的积累,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把握“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单独看每颗都微弱如毫,汇聚起来却成就了璀璨星河。下次当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小时,不妨记住:即便是九牛一毫,也构成了完整画面中不可或缺的细节。

九牛一毫的造句

  1. 造句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2. 造句 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