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i mǐ xià guō
成语解释: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家中无余粮
繁体字形:買米下鍋
英文翻译:Buy rice and pot
买:1.购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2.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拉拢:收买。买通。
米:1.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壳的种子。特指稻米:小米。花生米。米饭。2.长度单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锅:1.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器具:饭锅。铁锅。砂锅。火锅。锅炉。锅饼。锅巴。锅烟子。2.形状像锅的东西:烟袋锅。
“买米下锅”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生活拮据到必须马上解决基本需求的状态。比如有人问:“公司这个月工资都发不出了,怎么办?”老板可能苦笑:“现在真是买米下锅,得先找客户结清账款了。”这里用“买米下锅”生动表达了迫在眉睫的经济压力。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等米下锅’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像双胞胎,细微差别在于动作方向。“买米”强调主动解决问题,而“等米”更偏向被动等待。比如初创公司拿到天使投资前四处筹钱,这就是“买米”;若只是坐等政府补贴,那就变成“等米”了。
这个成语在现代还能用吗?完全适用!举个例子,自由职业者小张突然被客户拖欠尾款,他在朋友圈写道:“这个月真要买米下锅了,求靠谱兼职推荐。”这种既幽默又真实的表达,比直说“缺钱”更有画面感。
我个人觉得,这类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把抽象的经济压力具象化了。就像家里米缸见底时,你会立即采取行动,这种紧迫感是数字账单无法比拟的。但也要注意,现代社会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多元,除了“买米”,我们还能“借米”“种米”,关键是要保持积极行动的心态。
再来看个反向案例。老王总说“钱到用时方恨少”,却从不做财务规划,结果每次遇到突发开支就手忙脚乱。这提醒我们,“买米下锅”可以作为应急措施,但不能成为生活常态。就像厨房里备个储物罐,定期往里存把米,遇到阴雨天才能从容不迫。
说到底,“买米下锅”背后藏着个永恒课题:如何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不论是企业现金流管理,还是个人理财规划,核心都是建立缓冲机制。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深呼吸,然后带着这份接地气的智慧,把“买米”变成“储米”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