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i jìng qiú ān
成语解释: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今日天飞大王在此经过,这乡村敛钱备饭,买静求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買静裘安
英文翻译:Buy peace
买:1.购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2.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拉拢:收买。买通。
静: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静止。安静。风平浪静。静静的湖水。2.没有声响:寂静。清静。傍晚,公园里很静。3.使平静或安静:静下心来。请大家静一静。4.姓。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买静求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直白——用某种代价换取平静和安宁。比如张三家的楼上邻居总在深夜弹钢琴,张三忍无可忍,最后主动提出帮邻居支付钢琴课的隔音改造费。这时候朋友问他:“你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吗?”张三却摆摆手:“这叫买静求安,能睡个好觉比什么都强。”
有人可能会问:“花钱解决问题算不算懦弱?”其实这要看场景。就像办公室里老李总抢同事功劳,小王私下给他介绍客户资源,换得工作环境的和谐。用短期利益换取长期稳定,有时候反而展现了解决问题的智慧。就像疏通堵塞的水管,临时用疏通剂可能比砸墙更划算。
更有趣的是,这种行为模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某社区广场舞音量纠纷中,物业公司给领队大妈们赠送便携式蓝牙耳机,既保留了老人的娱乐需求,又让周边住户获得了宁静。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矛盾化解,是否正在从‘硬碰硬’转向‘柔性交易’?”至少在这个案例里,三十副耳机换来了200户居民的安稳睡眠。
我个人观察到,这种策略存在明显的双面性。去年朋友公司空降的关系户整天挑刺,她选择主动帮对方做季度报表来换取太平。短期看确实奏效,但长期却助长了对方的得寸进尺。这就像往漏水的水桶里不断加水,虽然暂时能维持水位,终究需要找到根本的修补方法。
换个角度想,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在创造缓冲空间。就像两辆快要相撞的自行车,主动拐把的骑手虽然多绕了路,却避免了头破血流的结局。关键是要区分“战略性妥协”和“无原则退让”——前者需要精确计算成本收益,后者则可能陷入无限妥协的泥潭。
当我们在超市看到有人插队却选择沉默时,当家长群里有家长无理取闹却无人反驳时,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买静求安”现象,其实都在提醒我们:保持内心平静的代价,有时候比想象中更值得掂量。毕竟,真正的安宁不应该建立在持续性的自我消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