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àn qī bā zāo
成语解释: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亂七八糟
英文翻译:at sixes and sevens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糟:1.做酒剩下的渣子。2.用酒或酒糟腌制食品:糟鱼。3.朽烂;不结实:木头糟了。4.(事情或情况)坏:事情搞糟了。5.作践;浪费:糟蹋。糟践。
有人问:“乱七八糟”这词儿到底咋用?举个栗子,比如你推开朋友家门,看到沙发上堆满衣服,茶几上散落着外卖盒,地板上还有未拆的快递箱,这时候来句“你这屋也太乱七八糟了吧”,对方八成会挠头苦笑。这种日常场景里藏着个有趣现象——我们总在用“乱”字描述无序,却很少思考混乱背后的成因。
有人疑惑:为什么大家习惯用"乱七八糟"而不是"三乱四糟"?其实这和成语的典故有关。明代《金瓶梅》里就有"七乱八糟"的说法,数字"七"和"八"在古汉语中常作虚指,就像现代人说"三天两头"未必真指具体天数。如今这个词反倒成了调节气氛的利器:当同事把文件柜翻得纸片横飞,你调侃句"找什么呢这么乱七八糟的",紧张感瞬间化解大半。
但混乱真的全是坏事吗?去年我搬家时把所有书箱堆在客厅,整整两周处在"书山纸海"的混乱中。有天突然发现,这种看似无序的状态反而激发新灵感——工具书和小说意外混放,竟让我在查资料时读到了搁置半年的推理小说。这让我意识到,某些混乱里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像沙滩上的贝壳总在潮水退去后显现。
当代年轻人常说"乱中有序",这话不假。观察咖啡厅里自由职业者的工作台:笔记本电脑斜放着,马克笔七倒八歪,记事本摊开三四个页面。看似杂乱,但人家能精准摸到无线鼠标,抬手就抽出需要的那支荧光笔。这种个性化的秩序感,或许正是应对现代生活碎片化的生存智慧。
话说回来,保持适度整洁仍是必要的生活技能。上周帮表弟整理考研资料,发现他所谓的"记忆宫殿法"就是把重点写在便利贴上满墙乱贴。结果找去年的真题笔记时,愣是在窗帘后面翻出三张关键公式。这提醒我们:建立个人管理系统时,至少要确保重要物件有迹可循。
晨跑时常见这样的画面:清洁工把落叶扫成小山,孩童蹦跳着踢散,风起时金黄叶片又旋舞重组。这种动态的混乱与秩序,恰如生活的隐喻。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绝对整齐,而是培养与混乱共处的能力——就像冲浪者懂得借力浪涛,而非徒劳地想要抚平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