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ǎo rán yú xiōng
成语解释: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成语出处:《晋书 袁齐传》:“夫经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了然于胷
英文翻译:understand
了:[le]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这个小组受到了表扬。水位已经低了两米。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你先去,我下了班就去。他要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也很高兴。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a)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下雨了。春天了,桃花都开了。他吃了饭了。天快黑了,今天去不成了。b)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门了。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了。c)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了。d)表示催促或劝止:走了,走了,不能再等了!。好了,不要老说这些事了![liǎo]1.完毕;结束:了结。了账。没完没了。一了百了。不了了之。这事儿已经了啦!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了。做得了。来不了。受不了。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了不相涉。了无惧色。了无进展。4.姓。5.明白;懂得:了然。了解。明了。了如指掌。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胸:1.人和陆生脊椎动物(四足类)躯干的一部分。位于颈部(或头)与腹部之间。2.指心里(与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胸。胸有成竹。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前把知识点反复背了五遍,合上书发现每个细节都像刻在脑子里?这种状态用成语形容就是“了然于胸”。比如小明复习历史时,把朝代更迭的时间线画成树状图,边背边做手势比划,最后闭着眼睛都能复述各朝代的重大事件。
有人会问:“了然于胸和死记硬背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是否形成系统性认知。就像张医生接诊时,面对患者描述的零散症状,能快速对应到可能的疾病类型。这不仅是记住医学知识,更是将病理机制、诊断逻辑融会贯通后的条件反射。
工作中如何达到这种境界?项目经理李姐的案例值得参考。她负责新产品上线时,提前三个月就开始梳理每个环节:从研发进度到市场推广,从物料准备到应急预案。当同事询问某个细节,她总能秒答“这个环节安排在周三下午,对接人是技术部小王”。这种掌控力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自持续跟踪与反复确认。
我观察到,真正了然于胸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不满足于表面理解。就像组装家具时,看懂说明书只是第一步,亲手拧过每个螺丝的人,才能真正说清楚安装窍门。这种深度认知往往需要“动手做”和“犯错改”的循环积累。
现在试着回想你最熟悉的领域,可能是每天上下班的路线,或是用了五年的手机功能。你会发现这些“不用想就知道”的能力,其实都经历了从陌生到熟练的转化过程。保持对新事物的探索热情,定期整理已有经验,这种清晰掌握的感觉会像滚雪球般越积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