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ù xiāng tuī tuō
成语解释: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成语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彼此互相推托,皆齐之不收,反遗之以与金人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繁体字形:互相推托
英文翻译:Push each other
互:1.“互”一般直接修饰单音节动词,修饰双音节动词只用于否定式。2.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推:1.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推车。推磨。推倒。我推了他一把。门没有闩上,一推就开了。2.(推磨)磨或(推碾子)碾(粮食):推了两斗荞麦。3.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推草机。推头。用刨子推光。4.使事情开展:推广。推销。推行。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5.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6.让给别人;辞让:推辞。推让。解衣推食。既然大家都选你,你就别推了。7.推诿;推托:推三阻四。8.推迟: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9.推崇:推许。推重。10.推选;推举: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
托:1.用手掌或器物承举:托着茶盘。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枪托。花托。3.衬;垫:烘云托月。托上一层纸。4.请人代办:委托。5.寄放:托儿所。6.借故推辞:托词。7.依赖:托福。8.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托等于133.322帕。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事A说“这事儿不归我管”,同事B立刻接一句“你找领导签字吧”——两人像打乒乓球一样把问题推来推去。这种场景用成语“踢皮球”形容最贴切,就像足球场上谁都不愿接球,生怕粘上责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曾在项目会上亲眼见过,部门主管拿着报表问:“数据错误谁负责?”技术部说系统没问题,运营部怪市场部输入有误,市场部又抱怨培训不到位。这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局,往往源于责任划分不清。就像家里大扫除,如果不说好谁擦窗谁拖地,最后抹布都会躺在水桶里。
有个老成语叫“各人自扫门前雪”,现在演化出更生动的说法——“甩锅大赛”。上周朋友公司的项目黄了,开发说设计图有问题,设计师说客户需求变来变去,客户经理埋怨对接不及时。其实大家都明白,与其花精力推脱,不如合力找解决方案,但往往事到临头还是本能地自我保护。
这里藏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当集体担责时,个人责任感反而会稀释。就像学生时代小组作业,总有人觉得“反正别人会做”。但换个角度看,明确说“小王负责数据核对,老李跟进客户反馈”就能打破僵局。我参与过的成功项目,都是开场先白纸黑字写清每个人的“责任田”。
最后说说“扯皮”这个充满画面感的词。它原本指撕扯皮革的费力动作,现在形容无效的争论。见过最典型的案例是商场电梯故障,物业让找维保公司,维保公司说要等厂家配件,厂家说需要物业提供检修记录。转了三圈才发现,其实打个电话让工程部带工具来就能现场解决。
说到底,推脱就像滚雪球,问题越推越大。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试试“接球思维”——先伸手把球接住,说句“我来联系相关人员”,往往就能打破僵局。毕竟,主动揽事的人看似吃亏,实则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