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ǐng guǎn jū xū
成语解释:比喻浅陋、片面的见识。
成语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尚书集注音疏》:“钜儒著述,皆有本原,不得以井管拘墟,轻相訾议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井管拘墟
英文翻译:Well management and market restraint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管:1.管子:钢管。竹管。水管。气管儿。2.吹奏的乐器:黑管。管弦乐。3.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管。晶体管。4.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管毛笔。两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账。管图书。谁管仓库?。她能同时管十台机器。7.管辖:这个省管着几十个县。8.管教:管孩子。9.担任(工作):我管宣传,你管文体。10.过问:管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管。11.保证;负责供给:管保。不好管换。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钱。管我要东西。14.不管;无论:管他是谁,该批评就得批评。15.关涉;牵涉:他不愿来,管我什么事?
拘:[jū]1.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2.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3.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gōu]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墟:1.原来许多人家居住过而现在已经荒废了的地方:废墟。2.村庄:墟里。3.同“圩(xū)”。
“井管拘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特别贴近生活。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老张总觉得自己的方案天下第一,听不进别人的建议?”答案可能就是“井管拘墟”——他长期待在同一个岗位,接触的案例和人群太单一,就像蹲在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头顶那一小块天空。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从小生活在北方,第一次去南方旅游时惊呼“米饭居然能做成肠粉!”这种惊讶背后,其实也是“井管拘墟”的体现。生活环境塑造了认知边界,直到接触新事物才打破固有观念。这时候我们不妨自问:这种思维局限能避免吗?当然可以!主动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就像给认知的“井口”加装了升降梯。
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但“井管拘墟”的情况反而更常见了。算法推送让我们困在信息茧房,短视频刷到的都是同类内容。这种情况下,刻意选择跳出舒适圈尤为重要。比如程序员看看艺术展,会计学学基础编程,这种跨界不是要成为专家,而是为思维打开新的观察窗口。
最后分享个实用建议:下次遇到观点冲突时,别急着反驳。先想想对方是不是站在不同的“井口”看世界?这种换位思考不仅能化解矛盾,还可能帮我们找到更大的认知拼图。毕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固守自己的“井”,而在于明白每口井都是更大世界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