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 rén shàn lín
成语解释:见“亲仁善邻”。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親仁善鄰
英文翻译:associating with benevolent gentlemen and befriending good neighbors
亲:[qīn]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2.婚姻:亲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ìng]〔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仁:1.仁爱:仁心。仁政。仁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儿。核桃仁儿。花生仁儿。虾仁儿。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邻:1.住处接近的人家:四邻。东邻。邻人。远亲不如近邻。2.邻接的;邻近的:邻国。邻县。邻家。邻座。3.古代五家为邻。
“亲仁善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道理其实特别接地气。举个例子吧,老张家住的小区里,邻居王阿姨突然生病住院,老张不仅帮忙接送她孩子上下学,还主动包了半个月的晚饭送过去。这种行动不正是“亲仁善邻”的生动体现吗?它说的不仅是邻里互助,更是主动释放善意、建立信任的过程。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大家这么忙,谁还有空管邻居的事?其实问题的核心在于:为什么“亲仁善邻”在快节奏生活中依然重要?答案藏在一次真实的社区改造案例里。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时,原本争执不休的住户因为有人主动协调沟通、设计补偿方案,最终顺利推进工程。这种化解矛盾的方式,恰恰证明了“善邻”能创造实际价值——它把零和博弈变成了共赢合作。
个人看来,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的双向性。就像去年我们单元楼发起“漂流书架”,起初只是三户人家拿出旧书,没想到两个月后整栋楼80%的住户都参与了进来。有趣的是,共享书籍的过程中,原本陌生的邻居开始聊起育儿经验、装修心得,甚至组成了晨跑小队。这种由物及人的连接,或许就是“亲仁善邻”在现代社会的进化形态——不需要刻意为之,善意自会生长。
再往大了说,“亲仁善邻”其实暗含社会治理的智慧。某边境村庄常年与邻国居民共同举办丰收节,这种民间互动让原本敏感的边界地区始终保持和睦。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建设,本质上也是把“善邻”理念放大到国际交往中。当各方都能以平等姿态对话,很多看似复杂的矛盾都能找到突破口。
话说回来,践行这个成语真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吗?未必。就像我每天晨练时和门卫大叔的点头微笑,疫情期间帮居家隔离的邻居取快递,这些微小的互动就像撒种子,不知不觉间就在社区土壤里开出了温暖的花。关键是要打破“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惯性思维,相信善意的涟漪会扩散得比想象中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