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 jí fǎn shū
成语解释:亲:亲近;极:顶端;疏:生疏。亲近到了极点反而显得很生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9回:“宝玉欲将实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症,两个人见了面,只得用浮言劝慰,真真是亲极反疏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
繁体字形:親極反疎
英文翻译:Antipolarity and antipathy
亲:[qīn]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2.婚姻:亲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ìng]〔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极:1.顶点;尽头:登峰造极。无所不用其极。2.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极。北极。阴极。阳极。3.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极一时之盛。4.最终的;最高的:极度。极端。极量。5.“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6.姓。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亲极反疏”这个词听起来像绕口令,但背后的道理特别接地气。比如你每天给闺蜜发十几条消息,连她中午吃啥都要关心,结果某天她突然说:“能不能让我喘口气?”——这就是典型的“用力过猛”,反而把对方推远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关系太亲密了反而会疏远?其实就像吃糖,偶尔一颗是甜蜜,一口气吃一罐就会齁得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需要呼吸空间。比如父母天天盯着孩子写作业,本意是关心,但孩子可能觉得被监视,反而躲得更远。
职场上也有类似情况。同事小张总爱帮人拿外卖、代接电话,结果大家开会反而不敢叫他,生怕他又过度热情。这让我想起老家的一句俗话:“贴得太紧的膏药,撕下来最疼。”保持适当距离,其实是给彼此留出成长和反思的余地。
现在年轻人常说的“社交能量”概念,或许能解释这种现象。每个人都有情感电量的上限,过度消耗就会自动开启“省电模式”。就像手机充电,充满就拔线,硬要继续充只会损伤电池。那些总说“为你好”的人,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爱已经成了别人的负担。
观察身边的长久友谊,往往都带着“舒适间隙”。就像小区里那对老夫妻,爷爷每天下午雷打不动去公园下棋,奶奶准时在家追剧,晚饭时间再凑在一起说新鲜事。这种“亲密但不纠缠”的状态,反而让感情历久弥新。
在这个微信消息秒回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学会“留白”的艺术。下次想给朋友发第五条语音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信息是对方需要的,还是我自己焦虑的投射?给情感留点弹性空间,关系反而能走得更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