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zhòng shèng tiān
成语解释:聚集众人的力量,可以战胜大自然。
成语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人衆勝天
英文翻译:Everyone wins the day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胜:[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胜仗。取胜。2.打败(别人):以少胜多。战胜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胜于雄辩。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胜景。胜境。引人入胜。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胜任。不胜。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胜。[shēng]肽的旧称。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人众胜天”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众人的力量可以战胜自然”。但放在今天,它更像是一种精神鼓励:当人们齐心协力时,往往能突破看似不可能的限制。比如某村庄遭遇洪水,村民自发组织堆沙袋、挖排水渠,最终保住了家园——这种“人定胜天”的信念,本质上是对团结协作的赞美。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还要强调‘人众胜天’?”其实,科技进步本身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产物。比如疫苗研发需要科学家、医生、志愿者等多方协作,单靠一个人或一台机器根本无法完成。这说明“胜天”的关键不在于否定自然规律,而在于用群体的智慧找到与自然共处的方法。
再举个反常识的例子:疫情期间,许多城市通过居民自觉居家隔离,硬生生“压平”了传染曲线。这背后没有超能力,只是无数个体选择为集体利益让渡部分自由。有趣的是,这种看似被动的妥协,反而成了最主动的“胜天”策略——既尊重病毒传播规律,又用群体行为改变了结果。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现象:现代社会的“人众胜天”正在从“拼体力”转向“拼脑力”。比如开源社区里,全球程序员共同完善一个软件;社交媒体上,网友合力推动环保倡议。这些行动不再需要大家面对面扛沙包,但同样需要分工配合的默契。这或许说明,人类对抗困境的方式在进化,但合作的内核始终未变。
最后想提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角度:“胜天”不一定要轰轰烈烈。老家小区曾经脏乱差,几个退休阿姨带头组织垃圾分类,渐渐带动了整个社区。她们没有改造山河,却用实际行动证明:当普通人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凝聚起来,尘土飞扬的角落也能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