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cún zhèng jǔ
成语解释: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人存政舉
英文翻译:a man lives with his work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存:1.存在;生存:残存。父母俱存。2.储存;保存:封存。存粮。3.蓄积;聚集:存食。新建的水库已经存满了水。4.储蓄:存款。存折。零存整取。把暂时不用的现款存在银行里。5.寄存:存车处。行李先存在这儿,回头再来取。6.保留:存疑。存而不论。去伪存真。7.结存;余留:库存。收支相抵,净存二百元。8.心里怀着(某种想法):存心。心存侥幸。不存任何顾虑。9.姓。
政:1.政治:政纲。政工人员。2.政府:党政军民。3.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4.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家政。校政。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人存政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放到生活场景里就很好理解了。比如一家公司推行新政策,领导亲自盯进度、抓细节,员工积极性高,业绩蹭蹭涨;可一旦领导调岗,接手的负责人不重视,政策立马变成“墙上贴纸”,大家该干嘛干嘛。这背后就是典型的“人存政举”——政策和执行效果高度依赖具体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同样的政策换个人就玩不转?举个真实案例:某社区垃圾分类试点时,王主任每天带着志愿者现场指导,居民分类准确率超90%。等他退休后,新来的李科长只发通知不跟进,三个月后准确率跌到40%。这说明政策落地不是发文件就行,执行者的责任心和方法才是关键。
那有没有办法突破“人走政息”的困局呢?我在工作中发现,建立标准化流程比依赖“能人”更靠谱。就像连锁餐饮品牌,靠操作手册保证每家店口味统一,店长换了也不影响生意。政策制定时如果配套明确的执行指南、考核机制和培训体系,就能减少对个人的过度依赖。
不过话说回来,制度再完善也离不开靠谱的人。去年我们部门推行数字化转型,系统设计得滴水不漏,但遇到突发问题时,还是需要懂技术的张组长灵活调整方案。这让我想到:政策像骨架,执行者是血肉,两者结合才能让改革真正“活”起来。
未来社会发展中,“人存政举”的现象可能会逐渐改变。随着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区块链技术记录执行痕迹,政策延续性将更多由技术手段保障。但永远别忘记,机器再智能也替代不了人的判断力——毕竟制定政策的初心、解决问题的温度,始终来自人的智慧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