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xīn rén wén
成语解释: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仁心仁聞
英文翻译:a good repute for kindness
仁:1.仁爱:仁心。仁政。仁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儿。核桃仁儿。花生仁儿。虾仁儿。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仁:1.仁爱:仁心。仁政。仁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儿。核桃仁儿。花生仁儿。虾仁儿。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仁心仁闻”这个词听起来文绉绉的,但拆开看其实很简单:仁爱的心肠,加上被广泛传播的好名声。比如社区里那位总帮老人买菜的张阿姨,她从不求回报,但街坊邻居提起她都竖大拇指——这就是典型的“仁心仁闻”。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做好事容易被当成作秀,怎么区分真心和假意?”其实关键在于行动是否可持续。疫情期间,开面馆的老王坚持三个月给医护人员送免费午餐,后来即使成本上涨也保持低价套餐。这种细水长流的善意,装是装不出来的。
在职场中,“仁心仁闻”同样适用。我们部门主管每次项目分配时,总会留意同事的专长和家庭状况。有次小李母亲住院,主管默默调整了他的出差安排。这种既专业又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让团队凝聚力倍增。
互联网时代有个有趣现象:短视频里随手帮流浪汉买饭的举动,可能收获百万点赞。但真正的“仁闻”不该停留在流量层面。我认识的自媒体人小林,专门记录城市角落的修鞋匠、早餐摊主,两年间帮七个手艺人拓展了客源。这种扎根现实的传播,比昙花一现的热搜更有力量。
最近看到年轻人在公园组织“垃圾换鲜花”活动,用十件可回收物就能换支向日葵。这种把环保和温情结合的创新,正是新时代“仁心仁闻”的生动演绎。善意不必惊天动地,能持续激起涟漪就好。
说到底,“仁心”是种子,“仁闻”是开出的花。与其纠结别人怎么看,不如先把手边的善意小事做好。就像小区快递柜旁总放着几把共享雨伞,虽然没人登记借用,但梅雨季过去,伞的数量反而多了两把——这大概就是现代都市里最朴素的仁心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