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ji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én jiāng yì sù

成语解释: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成语出处:《搜神记 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 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仁漿義粟

英文翻译:Renjiang Yisu

仁浆义粟的意思

仁:1.仁爱:仁心。仁政。仁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儿。核桃仁儿。花生仁儿。虾仁儿。

浆:[jiāng]1.较浓的液体:豆浆。泥浆。纸浆。粉浆。2.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或衣服使干后发硬发挺:浆洗。衬衫领子要浆一下。[jiàng]同“”(jiàng)。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成语评论

说到“仁浆义粟”这个成语,可能不少人会觉得陌生。它最早出自《后汉书》,字面意思是“仁慈的水浆,道义的粮食”,用来形容在灾荒或困境中,人们出于仁义之心自发捐赠粮食、物资的行为。举个例子: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后,村民连夜蒸馒头、煮姜汤,开着拖拉机给受困群众送去,这就是“仁浆义粟”最鲜活的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捐钱捐物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自发”和“无求”。比如去年社区里独居老人摔伤,邻居们轮流送饭、帮忙买药,没人组织也没人要求,这种发自内心的关怀才真正触碰到“仁浆义粟”的核心——它不是任务指标,而是人性本善的自然流露。

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在延续。某奶茶店老板连续三年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热饮,咖啡店设置“待用咖啡”墙让困难群体自取,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在诠释着:仁义不需要惊天动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善意同样珍贵。我常想,在手机支付取代现金的时代,我们反而更需要这种“看得见温度”的帮助形式。

有人质疑:“现在大家都很忙,自顾不暇,谁还有余力管别人?”其实换个角度看,疫情期间年轻人帮邻居代购蔬菜,程序员开发互助信息平台,本质上都是“仁浆义粟”的数字化升级。当善意插上科技的翅膀,一粒米、一瓢饮的温暖反而能传播得更远。

最后分享个真实故事:朋友公司的保洁阿姨生病住院,同事们悄悄凑钱垫付医药费,却坚持不留名字。阿姨后来含着泪说:“这些年轻人就像突然冒出来的亲戚。”你看,仁浆义粟从来不是历史书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随时准备在需要时苏醒。

"仁浆义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