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g lòu xí jiǎn
成语解释:因陋就简。谓凭借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
成语出处:《明史·王铭传》:“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将就
繁体字形:仍陋襲簡
英文翻译:Still humble
仍:1.副词。依然:他虽然有病,仍不肯放下工作。2.依照:一仍其旧(完全照旧)。3.延续不断:频仍。
陋:1.不好看;丑:丑陋。2.粗劣;不精致:粗陋。因陋就简。3.(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陋室。陋巷。4.不文明;不合理:陋俗。陋习。5.(见闻)少:浅陋。孤陋寡闻。
袭:1.趁人不备,突然攻击:侵袭。空袭。2.照样做;继承:因袭。世袭。3.扑过来:寒气袭人。花香袭人。4.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棉衣一袭。
简:1.简单(跟“繁”相对):简便。简体。言简意赅。删繁就简。2.使简单;简化:精简。精兵简政。3.姓。4.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简札。简册。竹简。5.信件:书简。小简。6.选择(人才):简拔。简选。
什么是“仍陋袭简”?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对吧?其实它和“因陋就简”意思相近,指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沿用旧有模式,不求改进。比如古代偏远地区的学堂,可能用废弃庙宇当教室,拿木炭当粉笔,这就是典型的“仍陋袭简”。
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这种模式呢?答案往往藏在现实条件里。想象一个初创团队:资金有限时,他们可能用二手办公桌、免费软件起步,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产品开发上。这种“先保证存活,再追求完善”的策略,正是成语背后的生存智慧。
但这样做好处明显吗?去年我在郊区见过一个农家书屋,村民把旧粮仓改造成阅读室,用树干搭书架。虽然设施简陋,但每月能吸引上百人参加读书会。这说明当资源有限时,灵活运用现有条件反而能激发创造力——毕竟重点在于“把事情做起来”,而不是等待完美条件。
不过这里有个隐藏问题:简陋环境会不会影响质量?2018年某山区小学用竹筒做实验器材的新闻曾引发争议。支持者认为这培养了动手能力,反对者担心知识传递的准确性。这提醒我们:继承传统方法时要守住底线,就像用竹筒可以做浮力实验,但涉及精密计算时仍需规范教具。
现代生活中,这个概念其实随处可见。我常看到邻居用旧衣服改造成购物袋,程序员用开源代码搭建系统框架。这些实践印证了:在保证基础功能的前提下,适当沿用旧有模式,往往能为创新争取更多空间。关键是要分清什么时候该“将就”,什么时候必须“讲究”。
下次当你面对有限资源时,不妨先评估核心需求。就像用瓦罐煮茶虽不如紫砂壶讲究,但袅袅茶香依然能温暖整个午后。生活的智慧,有时候就藏在这些因地制宜的选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