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mǎ yī fēng
成语解释: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思恋故乡
繁体字形:代馬依風
英文翻译:Daimai Yifeng
代:1.代替:代课。代笔。代销。2.代理:代局长。3.姓。4.历史的分期;时代:古代。近代。现代。当代。5.朝代:汉代。改朝换代。6.世系的辈分:第二代。下一代。老一代。我们这一代。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代以上为宙,如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以下为纪。跟代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界。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依:1.依靠:唇齿相依。2.依从;答应:你只要答应一个条件,我就依你。3.介词。按照:依次前进。4.古又同“扆(yǐ)”。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哎呦,说到“代马依风”这个成语,估计不少人得挠头。其实它的出处在《后汉书·班超传》,字面意思是北方的马到了南方还惦记着老家的风土。说白了,就是比喻人忘不了故乡的温床,哪怕在外头混得风生水起。
那问题来了——为啥代马依风能流传千百年?答案就藏在人性里头!你看现在北上广深的打工人,哪个不是嘴上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可腊八节不还是得在淘宝抢老家的腊肉?这跟古代将士戍边时望月思乡,根本就是同一个剧本换了演员嘛!
举个栗子,东汉那位在西域混了三十年的班超,晚年上书皇帝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老哥可是把代马依风演绎得明明白白,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跟现在海外华人过年抢机票一个味儿?
不过话说回来,我倒是觉得现代社会给这个成语加了新注脚。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可你看朋友圈里晒家乡菜的、转发方言视频的,不都是变着法儿缓解乡愁?要我说啊,代马依风这病啊,科技进步治标不治本。
最后唠句实在的,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矛盾感。就像那个北漂十年的发小,天天吐槽老家发展慢,可聊起童年抓知了的夏天,眼睛亮得跟探照灯似的。要我说,这种拧巴劲儿才是中国人的浪漫——走得再远,心里总揣着个指南针,指针永远朝着出生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