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g
  • líng
  • r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ǐ qiáng líng ruò

成语解释:凌:侵犯;欺侮。依仗自己的强大或者人多去欺压弱小者。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以強凌弱

英文翻译:oppress the weak

以强凌弱的意思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凌: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气凌人。2.逼近:凌晨。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4.姓。5.冰(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凌。凌锥。河里起了凌。

弱:1.气力小;势力差(跟“强”相对):软弱。衰弱。他年纪虽老,干活并不弱。2.年幼:老弱。3.差;不如:他的本领不弱于那些人。4.丧失(指人死):又弱一个。5.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少于此数(跟“强”相对):三分之二弱。

成语评论

说到“以强凌弱”,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离自己很远,其实生活中处处藏着它的影子。举个例子:小区里,几个高年级孩子围住一个小学生索要零花钱,不给就威胁要动手。这种用力量或地位压制弱者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以强凌弱”。

这时候有人会问:为什么强者总爱欺负弱者呢?其实这和人性中的“趋利避害”有关。就像草原上的狮子专挑落单的羚羊追捕,人类社会中某些人也会本能地选择更省力的方式获取利益。但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有道德约束和法律规范。

记得中学时代班里转来一位听力障碍的同学,起初总有人模仿他说话的样子。直到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放了一段纪录片,展示弱势群体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困难,很多同学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伤人。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强”与“弱”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更包含对差异的包容心。

职场上也常见类似现象。某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生向我透露,主管常在下班前五分钟布置紧急任务,还暗示“年轻人要多锻炼”。这种利用职权转嫁压力的行为,本质上也是种变相的“以强凌弱”。有意思的是,当这位实习生把情况反映给HR后,公司很快出台了保护实习生的新规。

在我看来,真正的强者从不需要通过贬低他人来证明自己。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顶尖高手,往往更讲究“点到为止”。现代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元的价值评判标准——会编程的程序员、懂心理的教师、能种有机蔬菜的农民,都在各自的领域诠释着“强大”的不同可能。

当看到不公平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社区里有个水果摊主,每次遇到醉汉刁难卖花的老太太,都会主动过去买光所有鲜花。这种“用善意对抗强势”的做法,比硬碰硬更有智慧。它提醒我们:每个人的微光汇聚,终能照亮更多角落。

最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公园里玩耍的孩子,开始自发组织“反霸凌小分队”。这些十岁出头的小朋友设计徽章、制定规则,用他们理解的公平守护游乐场秩序。这或许预示着,新一代人正在用更积极的方式重构强弱关系。

强弱之势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像春天的竹笋,今天还埋在土里,一场雨过后就能破土而出。重要的是建立更完善的保障机制,让暂时处于弱势的人保有向上的通道,也让强者明白:真正的强大,在于让周围的世界因你而变得更好。

以强凌弱的造句

  1. 造句 对封建社会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虚伪欺诈的社会风气和吏治的腐败作了深刻的揭露。
  2. 造句 你是大人,他是小孩,你怎能以强凌弱呢?
  3. 造句 作品对封建社会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虚伪欺诈的社会风气和吏治的腐败作了深刻的揭露。
  4. 造句 我们坚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
  5. 造句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以强凌弱,保存开展,是达不破的纪律,似乎本人们也不该该对那些处于困难竞争中的生命发出厚此薄彼的谈论。
  6. 造句 竞争可以是良性的,但如果太过火,就可能造成以强凌弱。
  7. 造句 我知道你总是虎视眈眈以强凌弱.
  8. 造句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以强凌弱、乱加干涉的行为不但损人害己,而且违背当今世界潮流。
  9. 造句 于是难脱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之嫌。
  10. 造句 中华文明传统一贯反对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现象并未消除,甚至在某些地区酿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