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ìng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á xìng zhī fǔ

成语解释: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成语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繁体字形:伐性之斧

英文翻译:sexual indulgence injures vitality

伐性之斧的意思

伐:1.砍(树):伐木。伐了几棵树。2.攻打:征伐。讨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性:1.性格:个性。天性。耐性。2.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性。弹性。药性。碱性。油性。3.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性。纪律性。创造性。适应性。优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为。性生活。性的知识。5.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语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别有时有关,有时无关。如俄语名词有阳、阴、中三性。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斧:1.斧子:板斧。2.古代一种兵器:斧钺。

成语评论

伐性之斧”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其实在提醒我们:有些习惯看似无害,长期下来却像斧头一样伤害身心。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说熬夜是伐性之斧呢?”举个例子,小王白天工作累成狗,晚上却沉迷刷短视频到凌晨两点,第二天头晕眼花、情绪暴躁——这就是典型的“用娱乐砍自己一刀”,时间久了身体自然扛不住。

再比如,有人为了减肥天天只吃水煮菜,结果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这时候可以说:“极端节食就像一把伐性之斧,砍掉的不只是脂肪,还有健康。”这种自损式的努力,反而违背了追求美好的初衷。

有人可能会困惑:“现代人压力这么大,难道不能偶尔放纵吗?”这里有个关键区分点:真正的放松和慢性自毁完全不同。比如下班后喝杯小酒是解压,但每天酗酒到断片就是给自己“挥斧头”了。我见过不少朋友在工作和娱乐间找不到平衡,最后身心俱疲——这或许就是成语最想警示我们的现实困境。

有趣的是,有些“斧头”还披着积极的外衣。比如小李为了升职连续三个月加班,周末也在回工作消息,表面上很励志,实则是在透支未来。这时候用“伐性之斧”形容这种自我压榨再贴切不过——你以为在砍荆棘开路,其实砍的是自己的生命树。

换个角度看,意识到“伐性之斧”的存在本身就是转机。就像邻居阿姨退休后突然沉迷保健品讲座,子女提醒她“这些推销话术才是真正的伐性之斧”,她立刻警醒过来。生活中很多陷阱,当我们能用这个成语精准描述时,反而更容易跳出惯性思维的牢笼。

说到底,这个古老成语在今天的价值,在于它像面镜子照出现代人忽略的生存状态。下次看到有人边吃胃药边赶项目进度,或者边敷面膜边熬夜追剧时,或许可以笑着提醒:“小心你手里的斧头啊!”毕竟,真正的成长不该以自我损耗为代价。

伐性之斧的造句

  1. 造句 旧社会,烟馆赌局到处都是,在这些伐性之斧下丧生的大有人在。
  2. 造句 你这三房夫人各个是伐性之斧,保不准一年半载就淘空了你的身子。
  3. 造句 有道是,蛾眉皓齿,伐性之斧;至尊红颜,祸国之媒。
  4. 造句 弱水三千是拿来洗澡的,伐性之斧是拿来砍材的。
  5. 造句 “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浩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6. 造句 臣启主公,臣闻五色令人目眩,故妙舞清歌,害人之谋,蛾眉皓齿,伐性之斧。
  7. 造句 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8. 造句 “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
  9. 造句 少年郎啊!少年郎!怕早已忘了这靡靡之音,当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也。
  10. 造句 美女没一个是好东西,当年在商阙星时,有蓝沁那鬼丫头使坏,现在又是这干玉,一个比一个狠,还好老明一生不近女色,远离这伐性之斧。

"伐性之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