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zhòng kǒu xiāo xiāo
成语解释:嚣:喧嚷,吵嚷。大家都吵吵嚷嚷地说着
成语出处: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烦》:“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衆口嚻嚻
英文翻译:The clamour of the public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嚣:[áo]同“隞”。[xiāo]吵闹;喧哗:叫嚣。喧嚣。
嚣:[áo]同“隞”。[xiāo]吵闹;喧哗:叫嚣。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