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ng fēng bài huà
成语解释:见“伤风败俗”。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一回:“世人都把那淫欲之事当作‘情’字,所以作出伤风败化的事来,还自谓风月多情,无关紧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道德败坏的行为
繁体字形:傷風敗化
英文翻译:offend public decency
伤:1.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作战负伤。探伤仪。2.损害:伤筋动骨。伤感情。3.因故得病:伤风。伤寒。伤食。4.悲哀:伤心。悲伤。5.妨碍:无伤大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败:1.在战争或竞赛中失败(跟“胜”相对):战败国。立于不败之地。甲队以二比三败于乙队。2.使失败;打败(敌人或对手):大败侵略军。3.(事情)失败(跟“成”相对):功败垂成。不计成败。4.毁坏;搞坏(事情):身败名裂。伤风败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5.解除;消除:败毒。败火。6.破旧;腐烂:败絮。败肉。7.凋谢;枯萎:败叶。塘里的荷花都败了。8.败落:好好的一个家败在他手里了。9.使败落:败家。
化:[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伤风败化”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说的其实就是破坏社会风气、败坏道德的行为。比如,有人为了博眼球,在公共场合故意制造混乱,甚至传播虚假信息,这种行为算不算伤风败化?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它不仅扰乱秩序,还可能让更多人效仿,形成恶性循环。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究开放包容,伤风败化的标准会不会过时了?”其实,核心问题在于行为是否突破了社会底线。比如网络暴力,看似是“言论自由”,实则对他人造成伤害,这就属于典型的伤风败化。社会可以包容多元观点,但绝不包容以伤害他人为代价的“自由”。
举个具体例子:某网红为了流量,教唆粉丝用极端方式恶搞陌生人。这种行为看似搞笑,实则模糊了娱乐与冒犯的界限,长期下去可能让年轻人误以为“哗众取宠”是成功捷径。依我看,真正的创意应该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靠践踏公序良俗来吸引眼球。
再比如,某些商家为牟利,故意生产低俗内容或劣质商品。有人觉得“市场需求决定一切”,但若这种需求本身是被扭曲的,是否还要盲目迎合?伤风败化的危害在于,它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人们逐渐失去对是非的判断力。这时候,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
或许有人疑惑:“个人行为真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这点小事无所谓”,随地吐痰、插队、造谣就会成为常态。社会风气的维护,恰恰需要每个人在看似微小的选择中坚守底线。与其抱怨环境不好,不如从自己开始做那盏照亮黑暗的灯。
最后想说的是,伤风败化并非不可逆转。当越来越多人主动传播善意、用行动诠释文明时,社会的“免疫系统”也会被激活。就像一棵树无法改变气候,但一片森林可以——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成为那片森林中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