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ǐ guī huà yuán
成语解释:犹言依样画葫芦。谓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成语出处: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軆規畫圓
英文翻译:Well planned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规:1.画圆形的工具:圆规。两脚规。2.规则;成例:校规。革除陋规。3.劝告:规劝。规勉。4.谋划;打主意:规划。规定。5.姓。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画山水。画人像。画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张)画儿。3.用画儿装饰的:画屏。画堂。画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画线。画押。画到。画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画。“天”字四画。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圆:1.圆周所围成的平面。2.圆周的简称。3.形状像圆圈或球的:圆桌。滚圆。滴溜圆。圈画得很圆。4.圆满;周全:这话说得不圆。这人做事很圆,各方面都能照顾到。5.使圆满;使周全:圆场。圆谎。自圆其说。6.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一圆等于十角或一百分。也作元。7.圆形的货币:银圆。铜圆。也作元。8.姓。
“体规画圆”相关的成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循规蹈矩”。比如老张总说:“工作要按流程来,别总想着走捷径。”这句话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如果遇到突发状况还死守流程,反而可能误事。这时候“循规蹈矩”就成了束缚手脚的枷锁。
另一个成语“墨守成规”也值得玩味。比如某传统糕点铺坚持手工制作,拒绝使用现代设备,结果产量跟不上市场需求,最终被连锁品牌取代。这就像拿着旧地图找新大陆——方向没错,但工具已经落后了。
有人会问:这些成语为什么都在强调遵守规则?其实传统文化重视秩序稳定,就像造房子要先打地基。但现代社会的楼越盖越高,光靠老地基可不够,得学会用钢筋混凝土。个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分辨什么时候该守规矩,什么时候要破局创新。
举个反例,“规行矩步”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做事刻板。比如新手设计师照着教科书做方案,每个元素都严格对齐,结果作品毫无灵气。但换个角度看,基础知识扎实了,才有资格谈突破。就像书法家先练正楷,后写狂草,规矩和创新本就是硬币的两面。
那么如何把握这个度呢?观察那些百年老店会发现,他们既保留祖传秘方,又开发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品。这种“老树发新芽”的模式,或许就是传统与创新共存的答案。就像跳华尔兹,既要踩着固定舞步,又要即兴发挥旋转的幅度。
最后想说,成语就像传家宝,用对了是利器,用错了变枷锁。在这个每天都在刷新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戴着镣铐跳舞”的智慧——既尊重规则的价值,又保持突破的勇气。毕竟,真正的好画作,从来不是靠圆规尺子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