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 huàn wú cí

成语解释: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分句;常与“欲加之罪”连用

繁体字形:何患無辭

英文翻译:is never wanting

何患无辞的意思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担。[hē]古同“”,谴责。

患:1.祸害;灾难:患难。水患。防患未然。2.忧虑:忧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成语评论

成语"何患无辞"听起来文绉绉的,其实特别接地气。就像我们老家邻居张大妈,每次打麻将输钱总说"今天手气不好",可赢了就夸自己牌技高超——这不就是典型的"何患无辞"吗?只要想找借口,就像秋天的落叶,随手一抓一大把。

举个职场例子:小陈连续三天迟到,第一次说地铁故障,第二次讲闹钟没电,第三次变成帮邻居救火。主管拿着考勤表直摇头:"你这找借口的创意,比工作报告精彩多了。"其实迟到本身不算大问题,但层层叠叠的借口反而暴露了态度问题。

为什么总有人能"无中生有"找理由? 这就像小孩偷吃糖果,总要先擦干净嘴角的巧克力渍。趋利避害是人性本能,但过度包装借口就像给气球打气,吹得越大越容易爆炸。与其费心编故事,不如坦诚说"昨晚追剧忘了时间",说不定还能收获同事会心一笑。

我观察到有趣的现象:越是能力突出的人,越少使用"何患无辞"。就像小区里的老木匠王师傅,工具坏了就大大方方说"家伙什不争气",但第二天准带着修好的家具上门。这种坦荡反而赢得了街坊们的绝对信任,毕竟谁都有疏忽的时候。

换个角度看,"何患无辞"也可以是积极的信号。当朋友说"最近太忙才没回消息",我们不妨理解为"我在努力维持这段关系"。就像春雨中的种子,借口的外壳下可能藏着不好意思直说的心意,这时候需要的不是拆穿,而是理解的目光。

真正聪明的人会把"何患无辞"转化为沟通智慧。项目延期时可以说"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打磨细节",这既承认了现实,又展现了责任心。就像给苦药裹上糖衣,既传达了真相,又照顾了听者的感受,这才是语言艺术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到底,借口就像手机贴膜,用得恰当能防摔,贴太厚就影响触感。在这个人人追求高效沟通的时代,真诚或许才是最好的修辞术。毕竟,真正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华丽的借口堆砌的,而是用坦荡一点一滴浇筑出来的。

何患无辞的造句

  1. 造句 你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又没做那件事,为什么要我去承担严重的后果。
  2. 造句 苛责简直无孔不入,没孔也能挖个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 造句 打狗不愁找不到棍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4. 造句 有心打狗好找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5. 造句 哼,还用问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6. 造句 常言道得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们想杀我,光明磊落的出手便了,何必加上许多不能自圆其说、强辞夺理的罪名?
  7. 造句 对生命禅院第二家园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8. 造句 那行,你说是我说的,那我也没办法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9. 造句 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是牝鸡司晨、天下必乱的道理古今相同,难道诸公不怕下一个便是自己吗?
  10. 造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可怜,可悲,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