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è pō xià lǘ
成语解释:凭借有利的地势下驴。比喻利用有利条件行事。
成语出处:张笑天《死岛情仇》:“李英民咕嘟一声灌了一口汤,想找个台阶借坡下驴:‘好男不跟女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借坡下驢
英文翻译:Take advantage of the slope
借:1.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他借书。跟人借钱。把笔借给我用一下。2.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借出:借书给他。借钱给人。3.假托:借故。借端。4.凭借;利用:借助。借手(假手)。5.(有时跟“着”连用)引进动作、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事物等:借着灯光看书。借出差的机会调查方言。“藉”
坡:1.地形倾斜的地方:山坡。高坡。爬坡。2.倾斜:坡度。板子坡着放。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驴:哺乳动物。家驴耐粗饲、善驮载。中国关中驴是著名品种。中国野驴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是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
“借坡下驴”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它其实是个特别实用的生活智慧。比如同事在会议上激烈争论时,你突然发现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大家已经开始搓手臂了。这时候你插一句:“要不咱们先调高两度再继续?不然大家冻得思路都卡住了。”原本紧绷的气氛瞬间松动,讨论反而更高效。这就是典型的“借坡下驴”——借着现成的台阶(空调问题)转移注意力,让事情自然推进。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借坡”不可?直接解决问题不行吗? 想象你劝架时对着吵架的人说“你们都错了”,结果只会火上浇油。但如果你指着窗外说“看!有彩虹”,等他们转头时气已经消了一半。生活中很多矛盾就像缠在一起的毛线团,硬扯只会打结,找到合适的“坡”才能让事情顺滑解决。
上周我在超市看到个鲜活例子。收银台前排长队,有位大妈因为商品标价问题堵着通道理论。后面推着婴儿车的妈妈突然说:“大姐您看这宝宝饿得直啃手,能不能让我们先结账?”大妈立刻让开还帮忙装袋。你看,婴儿的饥饿状态就是现成的“坡”,既化解冲突又保留了双方体面。
这里藏着个关键点:借的“坡”必须真实存在。 就像项目经理发现团队在方案选择上僵持不下时,不会凭空编造理由,而是指着墙上的截止日期说:“咱们先按A方案试行两周,用数据说话怎么样?”既尊重了各方意见,又找到了推进的抓手。
我特别喜欢这个成语里蕴含的顺势思维。去年筹备年会时,原定的户外场地突然下雨,我们没硬着头皮搭帐篷,而是把烧烤环节改成“雨中共伞美食直播”,结果在社交媒体上意外走红。有时候,生活给你的坡道可能比预想的道路更有趣。
下次遇到卡壳的情况,不妨环顾四周找找现成的“坡”。可能是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可能是窗外飘来的桂花香,甚至是对方说错的一句话。记住,真正的聪明人不是非要骑驴找马,而是懂得在合适的坡度优雅落地,再朝着新方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