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è huā xiàn fó
成语解释: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成语出处: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繁体字形:借蘤獻佛
英文翻译:to borrow sth. to make a gift of it
借:1.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他借书。跟人借钱。把笔借给我用一下。2.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借出:借书给他。借钱给人。3.假托:借故。借端。4.凭借;利用:借助。借手(假手)。5.(有时跟“着”连用)引进动作、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事物等:借着灯光看书。借出差的机会调查方言。“藉”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献:1.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献花。献旗。贡献。把青春献给祖国。2.表现给人看:献技。献殷勤。3.姓。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违背,违反。[bì]古同“弼”,辅弼。[bó]古同“勃”,兴起。
“借花献佛”到底该怎么用?咱们先看个场景:同事小张接到临时任务要给客户送礼物,但他手头啥也没有。这时候他灵机一动,从桌上拿了一盒隔壁同事的茶叶,转身对客户说:“这是我们团队特意为您准备的!”——这就是典型的“借花献佛”,用别人的资源办自己的事。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其实有本质区别。上周小区物业要办中秋活动,王阿姨把家里闲置的灯笼贡献出来,物业转手挂满整个花园,居民们都夸布置得漂亮。这种利人利己的资源再利用,正是成语的积极体现。
这个成语为何能流传千年?我发现现代职场中特别常见。新人小李想加入项目组,主动整理了前辈们的过往报告,重新编排后作为团队知识库提交。既展示了能力,又帮大家梳理了资料,这种智慧的“借力”往往比单打独斗更有效。
从佛教故事到日常应用,核心智慧始终未变:在资源有限时,灵活转化既有事物创造价值。就像朋友聚会时,用主人家的红酒回敬主人,既不失礼数又活跃气氛。关键要把握分寸,像老刘总把同事的点子说成自己的,这种损人利己的“借花”就变味了。
观察发现,善于“借花献佛”的人往往人缘不错。他们像聪明的园丁,把别人院里的花朵巧妙组合,变成让人眼前一亮的花束。这或许揭示了某种社交智慧:在互相成就的循环中,每个人都能成为受益者。毕竟,没人能拥有所有资源,但可以学会让资源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