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kē wèi zú
成语解释:《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倾柯卫足”指善于保护自己。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傾柯衛足
英文翻译:To fall in love with others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柯:1.草木的枝茎:枝柯。交柯错叶。2.斧子的柄:斧柯。3.姓。
卫:1.保护:守卫。自卫。2.生活中或某些球类比赛中担负保护、防守任务的:门卫。后卫。3.周朝国名。公元前11世纪中叶建立。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公元前241年在秦支持下复国。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倾柯卫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背后的故事其实挺有意思的。它最早出自《左传》,字面意思是“压弯树枝来保护树根”,比喻为了保全整体而暂时牺牲局部。比如一个家族面临危机时,可能会让某位成员主动承担责任,避免整个家族受牵连。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这种行为到底是智慧还是自私?
举个例子,假设公司遇到公关危机,管理层决定让某个团队暂时停止对外宣传,集中精力修复问题。这种“主动收缩”的策略,本质上就是“倾柯卫足”——牺牲短期曝光来保护企业长期信誉。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压弯哪根树枝”需要精准判断,就像园丁修剪树木时得知道哪些枝叶可以修剪,哪些必须保留。
不过这个成语也有争议点。有人觉得它像在鼓励“弃车保帅”,可能忽视个体价值。比如古代战争中,将军派小股部队诱敌深入,虽然保住了主力军,但这些士兵的牺牲是否合理?这时候需要辩证看待:既要承认策略的必要性,也要警惕滥用这种思维去合理化不公。
我在工作中发现,现代人其实每天都在用类似逻辑做决策。比如备考时暂时放弃社交活动,或者创业初期压缩生活开支。这种“战略性舍弃”本身没有对错,关键在于目标是否值得,以及是否在事后补偿被牺牲的部分。就像树木春天压弯的枝条,到了秋天应当能重新舒展。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解释自然现象。热带植物在台风季会主动脱落部分叶片,减少风阻以保护主干——自然界早就懂得“倾柯卫足”的生存智慧。或许我们该学学生物的适应力:当外界压力过大时,与其硬扛,不如主动调整姿态。毕竟保护核心才能等到下一次生长的机会。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必须做取舍时,是用“倾柯卫足”的理性做选择,还是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理想主义?我的经验是,先明确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然后像修剪盆景一样,带着敬意去修剪旁枝末节。毕竟没有方向的坚持,有时候比主动选择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