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
  • míng
  • tuō
  • x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ǎ míng tuō xìng

成语解释:冒充别人姓名。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3回:“俺哥哥不是这般的人,多有依草附木,假名托姓的在外头胡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冒名

繁体字形:叚名托姓

英文翻译:assume sb.'s name as one's own

假名托姓的意思

假:[jiǎ]1.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假话。假发。假山。假证件。假仁假义。2.假定:假设。假说。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请假。暑假。病假。婚假。春节有三天假。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托:1.用手掌或器物承举:托着茶盘。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枪托。花托。3.衬;垫:烘云托月。托上一层纸。4.请人代办:委托。5.寄放:托儿所。6.借故推辞:托词。7.依赖:托福。8.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托等于133.322帕。

姓:1.表明家族的字:姓名。贵姓。2.姓是…;以…为姓:你姓什么?。他姓张,不姓王。3.姓。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是自己想说的话,却要借别人的名义表达?这种"假名托姓"的现象在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

比如老张在公司会议上说:"隔壁部门小王说咱们项目进度有问题"。其实是他自己担心进度,但怕得罪领导就借了同事的名义。这就像古时候文人写诗,常假托是"某位隐士所作",既表达了观点,又避免了麻烦。

有人可能会问:"直接说真话不好吗?"这就像在雷雨天要不要收衣服——得看具体情况。北宋苏轼写《赤壁赋》时,就假托与客问答的形式,把不敢直说的政见藏在山水之间。这种"戴着面具跳舞"的智慧,让思想穿越了时空。

不过我发现,现代人用这招越来越难奏效了。以前在村口说"我听隔壁王婶说..."还能蒙混过关,现在社交平台都有IP属地显示。就像上周我朋友用网名发帖吐槽,结果被同事通过写作风格认出来,反而更尴尬。

真正的高手,早就不玩"借壳上市"的把戏了。你看那些经典文学里的化名作者,像《红楼梦》的曹雪芹,表面看是假托空空道人抄录,实则用真性情打动人心。说到底,重要的不是名字真假,而是话语里有没有藏着真心。

下次当你想借他人之口说话时,不妨想想:这话值不值得说?敢不敢署自己的名?有时候坦诚相待,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共鸣。毕竟,真诚才是最好的通行证。

"假名托姓"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