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 méi sān dào
成语解释:方言。装模作样。
成语出处:赵树理《登记》:“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方言
繁体字形:叚眉三道
英文翻译:affected
假:[jiǎ]1.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假话。假发。假山。假证件。假仁假义。2.假定:假设。假说。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请假。暑假。病假。婚假。春节有三天假。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假眉三道”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俏皮,但到底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办公室里有个同事每次开会都要抢着发言,但说的话总是绕来绕去不落地。大家私下嘀咕:“他这假眉三道的劲儿,真不如直接说重点。”
自问:为什么人们会用“假眉三道”形容这种行为?其实这词儿特别适合形容“表面功夫到位,实际藏着小心思”的状态。就像有人明明想蹭同事的奶茶,偏要拐弯抹角说“今天天气真适合喝点甜的”——这种刻意营造的“自然感”,反而暴露了刻意。
菜市场里也能见到典型场景。卖菜大妈举着蔫儿了的菠菜硬夸:“这可是今早刚从地里摘的!你看这水灵劲儿!”买菜大爷笑着摇头:“甭跟我这儿假眉三道的,便宜五毛我就拿走。”你看,连市井智慧都在教我们:真诚比演技更重要。
自问: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更常见了吗?我倒觉得是“表演舞台”变多了。朋友圈晒的精修早餐照、视频会议里特意布置的背景墙,都在用不同形式演绎着“假眉三道”。但换个角度想,这种包装未必全是虚伪——有时候就像给生活加了层滤镜,只要不沉迷其中,倒也无伤大雅。
想起大学室友追女生的趣事。他每天在女生宿舍楼下念诗,结果姑娘直接拆穿:“你要真喜欢我就别假眉三道背徐志摩了,帮我修电脑更实在。”这话糙理不糙:关系的本质,终究要落在实处。那些花哨的包装,偶尔当情趣可以,当成主菜可就本末倒置了。
说到底,“假眉三道”就像社交场合的甜味剂,少量使用能调节气氛,过量就会齁嗓子。真正的人际交往,还是需要像老火煲汤那样——材料实在,火候到位,时间沉淀出的味道才最经得起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