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ǒu
  • zhú
  • shī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ǒu zhú shī míng

成语解释: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成语出处: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两者之间

繁体字形:偶燭施明

英文翻译:Even candle makes light

偶烛施明的意思

偶:1.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木偶。偶像。2.双数;成对的(跟“奇(jī)”相对):偶数。偶蹄类。无独有偶。3.配偶:佳偶。4.姓。5.偶然;偶尔:中途偶遇。偶一为之。偶感风寒。

烛: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施:1.施行2.;施展:实施。措施。施工。无计可施。3.给予:施礼。施压力。4.施舍:施诊。施与。5.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偶烛施明”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觉得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在偶然情况下借助微弱光亮完成目标的状态。比如深夜突然停电时,你摸黑找到半截蜡烛点燃,借着这点光继续读书——这种“没准备却抓住机会”的状态,正是成语的核心意象。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临阵磨枪”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主动性。前者强调被动接受环境限制下的灵活应对,后者则带有消极应付的意味。就像露营时帐篷灯坏了,临时用手机闪光灯照明烧烤,既解决了问题又增添了趣味,这就是“偶烛施明”的积极体现。

工作中其实常遇到类似场景。记得有次客户临时要求提前方案汇报,投影仪偏偏故障。我们当即用白板手绘流程图,配合手机拍摄实时上传会议系统,反而让讲解更生动直观。这种化限制为机遇的能力,正是现代职场需要的软实力。

有人认为这种应急智慧全靠运气,我倒觉得更像思维弹性的体现。就像背包里常备的应急手电,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长期准备的必然。真正的“偶烛施明”,应该是保持开放心态,随时准备将意外转化为独特契机的生存智慧。

下次遇到计划外状况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限制往往催生创意,意外可能打开新视角。重要的不是等待完美条件,而是培养在现有条件下创造光明的能力。这种思维转变,或许能帮我们在不确定时代找到更多可能性。

"偶烛施明"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