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ǎ méi lèng yǎn
成语解释:形容发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管桦《惩罚》:“还不快往前搜索!傻眉楞眼立在那儿干什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发呆
繁体字形:儍眉楞眼
英文翻译:Silly eyebrows and dull eyes
傻:1.头脑糊涂;弱智:傻头傻脑。不呆不傻。2.死心眼;不灵活:卖傻力气。傻等。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楞:同“棱”(léng)。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傻眉楞眼”这个成语,乍一听像是形容人呆头呆脑的样子,但它到底怎么用?咱们先来看几个场景。
比如老张第一次用智能手机,盯着屏幕半天没动静,儿子问他:“爸,您这是研究啥呢?”老张挠挠头:“这玩意儿划拉半天咋没反应?”——这时候就能说他“傻眉楞眼地摆弄手机”。这种状态其实挺常见,谁接触新事物没犯过迷糊?
为什么这个词不完全是贬义?有人觉得“傻眉楞眼”像骂人,其实要看语境。办公室新来的实习生盯着Excel公式发愣,组长笑着说:“别傻眉楞眼地看数据,我教你个快捷操作。”这里反而带着善意的调侃。关键在说话人的语气和双方关系,熟人之间用这个词反而显得亲切。
记得有次带孩子去科技馆,五岁的小侄女站在磁悬浮展台前,张着嘴一动不动。我蹲下来问她:“宝贝看啥这么入神?”她指着悬浮的球体:“它为什么能飘起来呀?”这种充满好奇的“傻楞”状态,恰恰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可爱模样。
现代人更需要“傻楞时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反而觉得偶尔“傻眉楞眼”是种自我保护。地铁上常见年轻人戴着耳机发呆,这种短暂的放空,就像给大脑按暂停键。与其说是迟钝,不如说是现代人调节节奏的特殊方式。
下次看到有人对着菜单纠结、对着手机地图转圈,别急着下结论。每个“傻眉楞眼”的背后,可能是专注思考,可能是情感触动,也可能是单纯的享受当下。理解这种状态的多面性,我们会对周围人多一份包容与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