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ài jiàn xì wén
成语解释: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对去世的亲人思念
繁体字形:僾見愾聞
英文翻译:Common sense
僾:1.如肺与气管堵塞呼吸不畅。2.依稀,模糊。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忾:[kài]愤怒,愤恨:同仇敌忾(大家一致痛恨敌人)。[xì]1.叹息。2.遍及;到:“忾乎天下。”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嘿,各位小伙伴!今天咱们来唠唠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僾见忾闻」。先说说它的意思吧,这词儿字面看着有点唬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好像看见、好像听见」,专门用来形容对去世之人的深切怀念。你可能会问:这和「音容宛在」有啥区别?问得好!前者更强调那种「恍恍惚惚感受到存在」的状态,后者则偏向具体形象的记忆。
举个栗子啊!老张翻着爷爷留下的旧相册,突然闻到一阵熟悉的旱烟味儿,可屋里压根没人抽烟。这种时候他准会感叹:「僾见忾闻这种事,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你看,这种似有似无的感受,用这个成语就特别传神对吧?
有人可能要杠了:现在谁还用这种文绉绉的词啊?别说,前几天还真在纪念馆听到工作人员用这个词来着。当时有位老红军后代摸着展柜里的军功章,工作人员轻声说:「这些物件能让参观者僾见忾闻,感受到先烈的精神。」要我说,这种场合用老成语反而比「睹物思人」更有历史厚重感。
不过说实话,现在年轻人更爱用表情包表达情感。前阵子看00后表妹发朋友圈:「对着奶奶留下的毛线团,仿佛看到她在摇椅里织毛衣的样子。」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僾见忾闻嘛!要我说啊,词儿可以老,情感永远年轻。关键是用得合适,就像穿衣服要分场合一个道理。
最后唠叨两句个人看法:语言就像河流,总有些老词儿会沉淀下来。用「僾见忾闻」的时候,别光想着显摆学问,得真的体会过那种「明明人已不在,却总觉得还在身边」的微妙感受。下次扫墓时要是看见花瓣突然被风吹起,说不定你也会脱口而出:「哎呀,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僾见忾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