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ng tóng fá yì
成语解释:党:原同“傥”;指偏袒;现在也指结伙;伐: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黨同伐異
英文翻译:defend those who belong to one 's own faction and attack those who don 't
党:1.政党。在中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党校。入党。2.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结党营私。3.偏袒:党同伐异。4.旧指亲族:父党。母党。5.古代的乡里组织:乡党。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伐:1.砍(树):伐木。伐了几棵树。2.攻打:征伐。讨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哎哟,这“党同伐异”的成语听着挺严肃,但说白了就是“抱团怼人”嘛!比如公司里的小张和小李,明明都是做设计的,但小张非觉得用电脑画图才专业,小李用平板就是偷懒。结果小张拉拢其他同事一起吐槽小李,甚至开会时故意挑刺——这不就是典型的“只认自己人,见外就开喷”吗?
等等,这成语到底想说啥?核心问题来了:为啥人们总爱搞小团体排挤异己?举个例子啊,网上有个美食博主说“甜粽子才是正统”,结果评论区立马分成两派:甜党疯狂点赞,咸党直接开骂。说白了,大家其实不是讨厌粽子口味,而是受不了“和我不一样”的存在。你说是不是挺逗的?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事儿还真挺普遍。比如小区业主群里,有人提议拆了花坛改停车场,立马有人跳出来喊:“爱环境的人肯定不同意!”结果讨论直接变成“环保派”和“实用派”的互撕。要我说啊,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就像硬把彩虹分成两种颜色,何必呢?
那这种现象能避免吗?我个人觉得啊,关键得明白“不同”不等于“不对”。就像我表弟打游戏,非得说手机玩家比主机玩家菜。后来我带他去线下比赛转了一圈,发现高手用啥设备都能秀操作。现在他再也不搞设备歧视了——所以说啊,多开眼界比站队重要多了。
最后唠叨一句,老话说“君子和而不同”,但现实里很多人是“不和就得骂”。其实吧,与其花时间搞小圈子,不如学学火锅店——管你爱麻辣还是清汤,鸳鸯锅一摆,大家都能吃得香!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