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ā zì dǎ kāi
成语解释: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成语出处: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近日因看《大学》,见得此意甚分明。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比喻简单明了
繁体字形:八字打開
英文翻译:with various pulls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字: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9.许配:待字。10.姓。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哎哟,说到“八字打开”这个成语,你懂的,它其实和算命里的“八字”没啥关系。核心问题是啥?说白了,就是形容人说话做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比如同事老张开会时突然来一句:“咱别铺垫了,八字打开说吧——这项目预算超了30%。”你看,这效果是不是比兜圈子强多了?
那问题又来了:为啥非得用“八字打开”的方式沟通?举个生活例子你就懂。比如朋友问你:“周末聚餐去那家新开的川菜馆咋样?”你如果回“嗯……可能有点辣,不过环境还行,但停车不太方便……”这就容易让人懵圈。不如直接“八字打开”:“味道不错,但停车位少,建议打车去。”是不是信息量瞬间清晰了?
不过话说回来,直来直去也得看场合。拿职场举个例子,新人小李给领导提意见:“王总,您上次定的方案根本行不通。”这话虽然够直接,但听着扎耳朵。换成“八字打开”的进阶版:“王总,咱们方案执行时遇到三个卡点,您看这样调整行不行?”既保持直率,又带了解决方案。瞧见没?关键不是多直接,而是把门推开的同时别把门摔人家脸上。
个人觉得啊,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时间都金贵。就像我上次网购,商品详情页要是能“八字打开”标清尺寸材质,谁愿意翻十几页看卖家抒情小作文?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事也不能太直白。比如女朋友问“我穿这件显胖吗”,这时候的“八字打开”就得裹层糖衣——毕竟生存智慧也是门艺术嘛。
最后唠个冷知识,你发现没?那些能把复杂问题讲明白的专家,骨子里都带着“八字打开”的本事。就像科普博主解释量子力学,要是张口就是薛定谔方程,观众早跑光了。但换成“说白了,这就好比同时存在两只既死又活的猫”,瞬间就接地气了。所以说啊,真正的沟通高手,都是开八级美颜的“直球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