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án
  • zhǐ
  • zhī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án zhǐ zhī shì

成语解释: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良好的环境

繁体字形:蘭芷之室

英文翻译:good environment

兰芷之室的意思

兰:1.兰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花清香,可盆栽供观赏。2.兰草,即泽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锯齿。

芷:1.见〖白芷〗。2.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室:1.屋子:教室。室内。2.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调研室。会计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属或妻子:家室。继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成语评论

提到“兰芷之室”,你可能好奇这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邻居王阿姨家阳台上种满了兰花和茉莉,每次路过她家门口都能闻到淡淡清香。朋友小李第一次去她家做客就说:“你家真是兰芷之室啊,连空气都是甜的!”这里既夸了环境雅致,又暗指主人品味高雅。

有人会问:这成语只能形容物理环境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新来的项目经理整顿团队风气后,老员工私下议论:“现在开会讨论专业多了,真有点兰芷之室的感觉。”这里巧妙把原本形容空间环境的成语,扩展到了工作氛围的改善,反而更显生动。

最让我有共鸣的是在教育场景中的运用。还记得高中班主任总在教室窗台养绿植,有次校长巡查时说:“你们班不仅是卫生标兵,更像兰芷之室,连学生的读书声都带着草木香。”这种把环境育人的理念藏在成语里的表达,比直接说教更有感染力。

有意思的是,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常常带着点幽默。朋友最近装修新房,在朋友圈晒图配文:“不求豪宅大院,但求兰芷之厕”——原来他把洗手间装点成了绿植小天地。这种古今结合的用法,既传承了文化内涵,又增添了生活情趣。

说到底,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与其死记硬背解释,不如像品茶那样感受其中的意境。下次遇到让人身心舒畅的环境,试试用“兰芷之室”替代千篇一律的“高大上”,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会心一笑。

兰芷之室的造句

  1. 造句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2. 造句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刘向 
  3. 造句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
  4. 造句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5. 造句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6. 造句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7. 造句 你肯定是从小到大看习惯了,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8. 造句 作为消费者,您是愿意常入兰芷之室,还是鲍鱼之肆呢?
  9. 造句 俗话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10. 造句 可是她从小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待了十几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